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腦波也能下圍棋! 南大、交大團隊赴加拿大發表

南大、交大團隊合作開發,將腦波技術與電腦圍棋對弈結合,讓棋士只要透過注視電腦畫面,不用動手,就能下棋。(記者劉婉君攝)

南大、交大團隊合作開發,將腦波技術與電腦圍棋對弈結合,讓棋士只要透過注視電腦畫面,不用動手,就能下棋。(記者劉婉君攝)

2017/10/02 17:10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腦波也能下圍棋!國立台南大學教授李健興、交通大學教授柯立偉、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王有德博士團隊合作,首度開發以腦機介面結合AI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科技,透過腦波控制,就能直接下棋,並與電腦圍棋程式對弈。

腦機對弈目前已經測試完成,共同研發團隊5日將在加拿大舉辦的IEEE SMC 2017活動中,公開展示研發成果。該活動為一場有關系統、人及網路的國際會議,預計全球將會有2、3000人參加。

李健興表示,全球在腦波技術研究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但與圍棋對弈結合應是全球首例,這項未來人類與機器人共同學習的創新模式,預期將會掀起AI科技學習的討論熱潮。

李健興解釋,不同以往的下棋方式,團隊結合腦機介面與物聯網系統,採用視覺指令控制技術操作下棋。棋士戴上交大團隊研發的專用感應頭罩後,運用乾式電極無線腦波量測系統,進行棋士的腦波量測,再透過無線藍芽傳輸,遠端收取腦波資料後直接下棋,棋士只需要注視電腦畫面,不用再操控滑鼠或鍵盤就能下棋。

此次為執行科技部數位經濟前瞻技術研發與應用專案計畫「智慧機器人與人類共同合作學習於教育學習應用」,計畫所建構的DDF動態黑森林學習平台,目前已與台南市及高雄市教育局共同規劃,將於台南市昭明國中、西門實驗小學、高雄市山頂國小、三埤國小及壽山國中,進行英語、台語及數學等課程,將科技與教育結合,以提升台灣學生數位科技學習成效。

相關影音

國立台南大學教授李健興團隊。(記者劉婉君攝)

國立台南大學教授李健興團隊。(記者劉婉君攝)

南大、交大團隊合作開發,結合腦波技術與電腦圍棋對弈,棋士戴上交大團隊研發的專用感應頭罩後,進行棋士的腦波量測,再透過無線藍芽傳輸,遠端收取腦波資料後直接下棋。(記者劉婉君翻攝)

南大、交大團隊合作開發,結合腦波技術與電腦圍棋對弈,棋士戴上交大團隊研發的專用感應頭罩後,進行棋士的腦波量測,再透過無線藍芽傳輸,遠端收取腦波資料後直接下棋。(記者劉婉君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