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聖䴉擠壓本土鳥種生存 農婦稱「巫婆鳥」

麥寮鄉間出現大量埃及聖䴉。(記者鄭旭凱攝)
〔記者鄭旭凱/雲林報導〕雲林縣濁水溪南岸灘區、沼澤地及麥寮鄉間,近來出現大量的埃及聖䴉,如鐮刀般彎曲的嘴喙,身上的羽毛為白色,但頭部和尾部的羽毛卻是黑色,農村婦女不熟悉,見其黑頭黑尾的長相非常怪異,乾脆稱為「巫婆鳥」。
埃及聖䴉身高可達60到70公分,展翅可達120公分,體型相當龐大,早年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從埃及引進6隻做為觀賞鳥,不料颱風侵襲時從籠中逸出,1984年起首度有野友觀察到埃及聖䴉在野外繼續存活。
萬萬想不到的是,經過30幾年繁衍,埃及聖䴉據調查已有多達1100隻,雲林濁水溪南岸麥寮灘地,常聚集數10隻,對台灣本土鳥類生態造成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