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決定拔管,放棄治療!醫師:沒人會放棄

陳志金認為「讓病人自然的走」與放棄治療有極大不同。(資料照,記者翁聿煌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對於重大傷亡時常見的詞彙「決定拔管,放棄治療」,永康奇美醫院醫師陳志金從臨床、家屬、醫護人員3個角度進行詳細分析,認為該詞並不恰當,陳志金認為「讓病人自然的走」與放棄治療有極大不同。
醫師陳志金在《天下雜誌》撰文表示,從臨床角度來看,「心跳停止已是治療無效,不是放棄治療!」家屬部分是選擇讓心愛的人善終,不要再接受痛苦的折磨,沒有父母會想放棄自己的孩子。
至於醫療人員則會「盡全力搶救到最後一刻」、「在心跳停止以前,我們都不會放棄!」當死亡的發生無法阻止時,醫療人員會選擇和家屬一起,讓病人好走。
因此陳志金建議將「決定拔管,放棄治療」一說改成:
「治療無效,家屬決定讓他/她好走」
「選擇不CPR,家屬讓他/她好走」
「醫療團隊盡力了,家屬選擇不再讓他/她痛苦」
「感謝醫療團隊搶救,家屬選擇安寧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