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臺北市 13-16 ℃

BMI值與貧富有關 台東最胖、台北最瘦

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肥胖率有縣市差異,台北人最瘦、花東人肥胖率較高。圖為速食示意圖,與文無關。(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肥胖率有縣市差異,台北人最瘦、花東人肥胖率較高。圖為速食示意圖,與文無關。(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2015/03/31 07:3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5歲以上成人逾2成有肥胖的風險,超過一半以上同時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危機,而且肥胖率有縣市差異,台北人最瘦、花東人肥胖率較高。曾在台東服務過的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江盛表示生鮮食材取得容易度、經濟能力差異、酒類及加工食品攝取過量是重要原因。

《聯合報》報導,這項調查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高於24即為過重,按此標準,以居住在台東縣、花蓮縣最高,達44.7%及44.1%,最低的則是台北市,過重比率為34.3%。

醫師江盛感觸良多,他表示,這些年來,東部人最大的改變不只是腰圍,而是身體尺寸都增加,特別在原住民社區尤其明顯,代謝症候群甚至成為流行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馬偕醫院台東分院的心臟內科已成為病患最多的「大科」。

江盛指出,造成偏鄉肥胖率較高的原因很多,包含偏鄉不易取得生鮮食物、家戶人口眾多,經濟負擔大、酒類及加工食品攝取過量。長期的代價便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膽囊病、骨關節疼痛、子宮內膜癌、大腸癌、動脈硬化等。

成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至行表示,美國許多的研究發現,社經地位較低的人肥胖率較高,因為健康的食物通常價位較高,反而是足夠熱量又低價的食物通常不健康,例如速食等,顯示經濟條件的確養成某些飲食習慣,進而影響健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