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楷:駐日機構也應正名

前駐日大使許世楷表示,台灣的「亞東關係協會」、「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也應趁此機會一併正名,外交不能只想維持現狀。(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曾韋禎、呂伊萱、鄭鴻達、林良昇/台北報導〕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正式決定自明年元旦起「正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任內曾嘗試將我駐日代表處正名的前駐日代表許世楷表示,台灣的「亞東關係協會」、「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也應趁此機會一併正名,外交不能只想維持現狀。
外交部對此回應,將秉持強化台日交流、明確反映我對日工作機構的內涵,並參酌國內民意等原則,審慎評估。
外交部:審慎評估
另一位前駐日代表羅福全表示,因為日本與中國有邦交,與台灣無邦交,僅能以政治實體正名為「台灣」,回歸事實,表達台灣不屬於中國。他認為,這是台灣進一步民主化,蔡英文當選總統這件事,更是替台灣人主張台灣的一種呈現,所以會促使日本做出這種改變。他並樂觀指出,日本國內已有二○二○年東京奧運讓「台灣隊」出賽的呼聲,或許這可能會成為事實。
許世楷表示,他曾於任內對日本提出將「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的「台北」正名為「台灣」,當時的日本認為這是台灣的事,沒有意見;但當時國內朝小野大,所以也沒正式提出。
他說,當時的日本還相當恐懼中國,反而是現在率先正名,顯示他們非常關心台灣。既然對方都改了,台灣也應該將「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改為「台灣駐日代表處」,「亞東關係協會」也可改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該好好抓緊這樣的有利時機。這對中國當然是挑戰,但只要是對的方向就該做,否則很多沒來過台灣的日本人看到,還以為只是代表台北。
他引述台灣智庫前天公布的民調指出,有高達六十六.七%的台灣民眾支持將駐外機構名稱的「台北」改為「台灣」;也有五十一%支持用「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僅九%支持「中華台北」。顯見台灣人民喜歡的是「台灣」,這種改變是加分的事,政府就要積極一點,不能只想用維持現狀的心態來面對外交事務。
他指出,以前的日本都不敢講台灣。過去的「交流協會」到底在做什麼,人家也不曉得,現在加入「日本台灣」,一看即知;中國一定會不高興,但我們欣賞這樣的關心。
對於台灣近來因日本食品輸台問題產生紛擾。許世楷認為,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是全面性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貿易、觀光等等,食品只是其中的一項,是否遭受輻射汙染不是一般人容易判斷的問題,就該透過科學證據好好去釐清;只是有些人想利用單一面向來破壞台日關係,當然不能只從此面向來看。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及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昨天也都建議,我方「亞東關係協會」應思考正名台灣,以回應日方的善意。未來並將其他駐外單位一併正名台灣。
中國不滿 立委批氣量狹小
此外,針對中國外交部昨就此事表達不滿,並向日方交涉,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指出,正名「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只是基本的事實描述「哪一點錯了?」中國氣量狹小,如此打壓,只是把台灣人民的心越推越遠,中國心胸若寬大一點,才有利於與台灣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