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楊甦棣 籲川普強化美台關係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資料照)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三十日報導〕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以及楊甦棣今天都在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 (GTI)撰文,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呼籲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強化美台關係。
司徒文說,台灣及台灣的友人應利用美國出現「非傳統」總統的機會,改變美國的對台政策。川普競選期間很少觸及亞洲政策,他有意提名的國家安全顧問和中情局長對亞洲既不了解,也沒有興趣,風險是川普政府未來可能過於專注俄國、中東、歐洲及反恐。
他表示,台灣及其友人的第一要務是開始教育新政府,台灣在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其次,川普政府要明確說明美國對台政策,避免過於簡化的「美國的一中政策」。
司徒文說,川普政府應允許美台高階官員定期會晤,美國過去對台灣官員赴美過度自我設限。此外,新政府應更積極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美國政府對國際民航組織、世衛組織分別提供了二十五%、二十二%的經費。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卻缺乏影響力,無法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國際民航組織大會。
他說,川普政府還需檢討柯林頓總統任內的「對台新三不」,其中的「台灣不應加入任何須以國家名義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與台灣關係法相衝突。川普政府應歡迎台美進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諮商,並應履行台灣關係法的對台承諾,強化軍事合作,支援台灣軍備國造計畫,特別是潛艦與飛彈系統。
楊甦棣則建議美國新政府:盡早確認美中三公報與一個中國政策;堅持兩岸分歧須以和平手段處理。美國堅信基於台灣關係法,持續對台提供防禦性裝備。美方未來需著重於台灣的反飛彈防禦系統與提高作戰領導統御能力,盡早同意台灣的武器需求可強化台灣自我防衛的信心。
他表示,川普新政府應派遣內閣官員訪台,檢視當前美台經貿關係,新任貿易代表、商務或農業部長都是適合的官員。透過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持續雙邊對話。

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