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PEC當兩岸舞台 窄化台灣能見度

過去的馬政府的APEC代表,幾乎年年到習近平下榻的飯店見面,重點不在APEC,而是藉此覲見習大大的機會。(法新社)
記者蘇永耀/特稿
亞太經合會(APEC)是台灣能出席的國際組織與活動裡,參與層級最高,所能進行的國際合作與援助內容也最為廣泛的,蔡英文總統雖無法親自與會,但如能建構完整的多邊及雙邊參與策略,以展現台灣活躍於國際舞台的意願與能力,勢必更能提高國際能見度。
不過,下個月APEC領袖峰會就要登場,政府相關準備及論述話題則多聚焦於兩岸層次,受蔡英文總統委派的總統特使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日記者會上也多環繞在與中國的互動,甚至拋出已然透過管道談及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的可能性。彷彿只要能促成「宋習會」,便是此行最大的目標。
這種把參與APEC搭建成兩岸過招的主舞台,只是窄化與限縮台灣對外參與的能量。
過去的馬政府,馬英九派出的代表,幾乎年年要在APEC峰會期間到習近平下榻的飯店去見面,重點不在APEC,而是藉此覲見習大大的機會,鞏固所謂的一中框架,逐步並最後鋪設「馬習會」的安排。馬將兩岸完全凌駕於外交之上,在APEC參與上自我繳械,也正中北京對台促統的盤算。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中國加大圍堵力道,對台灣而言,要從中國的封鎖中突圍,就是要從有限的國際參與空間裡繼續努力。
一整年的APEC活動就是最好的機會。從各種專業會議,到部長級會議,乃至於領袖峰會期間,台灣與各會員體所能進行的深度溝通及會談,這才是政府的工作核心,而經由各個層級的擴大交流,也是積累更扎實對外人力的最佳場域。
今年APEC年度主題為「優質成長與人力發展」,另有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及優質成長、強化區域糧食市場、邁向亞太微中小企業現代化以及發展人力資本等四大優先議題。台灣顯有強項,總統的領袖代表,如只談兩岸,與前政府又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