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毛利酋長頭顱 法歸還紐西蘭

頭上刺青為毛利人傳統,象徵武士或酋長地位,卻在歐洲殖民時期遭獵殺斬首運到歐洲,當作奇風異俗展覽。(美聯社)

頭上刺青為毛利人傳統,象徵武士或酋長地位,卻在歐洲殖民時期遭獵殺斬首運到歐洲,當作奇風異俗展覽。(美聯社)

2009/06/29 06:0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法國國會可望在二十九日批准一項提案,將歐洲殖民時期獵取的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頭顱遺骸,歸還給紐西蘭。面對殖民時期不把原住民當人看的帝國遺緒,支持者讚揚,這項提案改正歐洲殖民者當年的錯誤。

07年就要還 文化部長反對

提案初稿大綱指出,歐洲對紐西蘭殖民期間,毛利人傳統在頭顱刺青,讓歐洲人產生興趣,私人收藏家開始獵取人頭,並成為一項野蠻貿易的目標。為了滿足需求量,甚至在其他奴隸頭上也刺上原本象徵毛利人武士或酋長地位的刺青,然後將他們斬首,充作毛利人頭販賣,「這些至今仍分散在歐洲、美國博物館的毛利人頭顱,有一段提醒著我們殖民主義最糟糕時刻的歷史。」

法國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UMP)人士透露,儘管政府態度仍有所保留,但國會仍可望通過此案;曾經在二○○八年阻止法國羅恩市歸還一具毛利酋長頭顱的文化部也支持。法國羅恩市博物館○七年決定,將一八七五年收入館藏的一具毛利酋長頭顱還給紐西蘭,但次年遭當時文化部長阿巴奈封殺,擔心此例一開,法國收藏的大量埃及木乃伊也得比照辦理。

支持者指出,近年來澳洲、歐洲和美國若干博物館已經對「紐西蘭的正當要求」做出正面回應,法國卻自外於此一普遍性行動。全球各地博物館收藏的五百具毛利人頭顱,其中三百具已還給紐西蘭,法國擁有約十五具。

這類文化爭議對法國來說並不陌生,被暱稱為「黑色維納斯」的南非霍騰托特族原住民婦人巴特曼遺體就流落法國逾百年,直到二○○二年才還給南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