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眾議員推台灣安全法 加強美台軍工業合作

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二日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強化美台軍工業合作的「台灣安全法」,以深化美台國防關係、提升台灣供應鏈韌性,以及協助增強台灣軍事戰備。圖為F-16戰機。(資料照)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值此中國軍事威逼台灣之際,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二日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強化美台軍工業合作的「台灣安全法」,以深化美台國防關係、提升台灣供應鏈韌性,以及協助增強台灣軍事戰備。
跨黨派、國會提案 助增強軍事備戰
該法案全名為「跨太平洋盟友投資武器以推進國家安全法」,簡稱台灣安全法,主要內容是要求美國國防部於法案生效後的一八○日內,向國會提交美台簽訂國防工業協議之可行性與可取性的研究報告,且此研究「應評估與台灣簽訂國防工業協議的戰略益處與影響」,包括長期供應鏈安全與韌性、相互供應防禦物資與服務、地區維修的供應,以及推動互通性。
民主黨參議員羅森與共和黨參議員蘇利文聯手在參院提案,並獲民主黨人凱恩與達克沃斯,以及共和黨人史考特與恩斯特等人連署;眾院版則由共和黨眾議員朴銀珠與民主黨眾議員霍斯佛德聯合提案。
羅森對於能帶頭提出這個跨黨派與跨國會兩院的法案表示深感榮幸,期盼藉此深化美台國防關係、提升供應鏈韌性,以及協助增強台灣戰備。史考特則說,邪惡獨裁者習近平正計畫入侵台灣,以及為謀求全球霸權而持續攻擊民主,美國不能無動於衷,就從支持台灣及其軍隊做起。
包括在台生產裝備 提升供應鏈韌性
台灣安全法要求國防部長在與其他聯邦部會首長磋商下,應採取措施,確保台灣在符合美國國防工業策略的情形下,被適度考慮加強國防工業基礎合作活動,包括在美國軍工業無法及時滿足台灣需求的情況下,在台生產裝備,以擴大全球國防生產、增加供應鏈安全與韌性,並滿足台灣的防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