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頻挨告 中國新法反制外國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明年起實施「外國國家豁免法」,允許中國法院審理以外國國家為被告的民事案件,據此對外國進行「對等反制」。 圖為澳洲籍華裔記者成蕾被控非法向海外提供國家機密,去年三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審,澳洲駐中國大使傅關漢(Graham Fletcher)被拒絕進入法院聽審。(路透檔案照)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一日做出史無前例的決定,表決通過明年起實施「外國國家豁免法」,允許中國法院審理以外國國家為被告的民事案件。中國外交部表示,鑑於近年外國法院受理對中國「誣告濫訴」的案件,新法可用來進行「對等反制」。
據報導,「外國國家豁免法」共計廿三條,涉及六個面向,包括中國法院可就外國六類非主權行為引發的訴訟行使管轄權,如商業活動、非主權行為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害等。外國國家財產原則上免於強制措施,但對於外國國家的商業活動財產,中國法院可在一定條件下強制執行。
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馬新民表示,在沒有「豁免法」之前,中國長期實行絕對國家豁免政策,中國法院不受理以外國國家為被告或針對外國國家財產的案件,這令中國公民、企業與外國國家發生商業糾紛後,無法透過中國法院維護正當權益。反觀近年來,一些外國法院頻頻受理和管轄針對中國的「誣告案和濫訴案」,中國法院卻不能管轄外國國家,造成不對等局面。
法律專家表示,隨著中國努力恢復商業信心,「姍姍來遲」的「豁免法」可為參與國際貿易的私人企業提供更好的法律保護。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弗萊(James D Fry)表示,「豁免法」整體上使中國與大多數其他國家的做法保持一致。馬新民也強調,「豁免法」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以及公民和企業的正當權益。此外,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表示,根據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解釋,香港及澳門也應該跟隨北京,修訂相關豁免規則和政策。
中國近來擴大保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法律工具,包括頒佈「對外關係法」和「反間諜法」修正案。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穆秋瑞(Ryan Mitchell)指出,雖然「豁免法」並不完全是出於美中之間的競爭,但可能為「針對外國或其官員的類似制裁手段」創造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