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中俄走太近 歐洲領導人將密集訪中

西班牙總理桑傑士即將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圖為桑傑士二○一八年十一月在馬德里接待來訪的習近平。(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後,多位歐洲領袖也將密集訪問中國。分析指出,歐盟擔心北京與莫斯科走得太近,正急於穩住對中關係,另一方面則試圖和中國溝通烏克蘭衝突、安全與貿易問題。
美國新聞網站「政客」歐洲版(Politico Europe)報導,習近平結束俄國訪問後翌日,西班牙廿三日宣布,總理桑傑士應習邀請將於卅日訪問中國,出席在海南省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並與中方討論烏克蘭危機。西班牙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將於七月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
此外,將於四月四日訪問中國的法國總統馬克宏透露,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將加入他的訪中行程。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預計四月前往北京,為中歐高峰會預作準備,並討論烏克蘭戰爭相關議題。
對於歐洲領袖在習近平訪俄後密集訪中,「政客」報導,中俄之間更牢固的夥伴關係,可能使烏克蘭戰爭升級為北約、北京及莫斯科之間的衝突,歐洲擔心中俄走得太近,正急於穩住對北京的關係。報導引述歐洲官員說,「中國並不完美,但我們或許有一天需要它。若干成員國都持這種觀點」。
儘管歐盟領袖擔心中俄走得太近,但布魯塞爾並未就歐盟是否應該對中國採取新的態度達成共識,部分意見認為應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Krisjanis Karins)直指,在莫斯科舉行的普習會「讓歐洲大開眼界」,表明中國並未扮演仲裁者角色,而是公然站在俄羅斯一邊,這對歐洲來說是一個挑戰。卡斯林補充說,北京在與俄羅斯的關係中居主導地位,但目前還不清楚兩國想將這種關係推向何處。
除歐洲領袖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馬來西亞首相安華也將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隨後前往北京訪問。至於原定廿七日到卅一日對中國進行國是訪問的巴西總統魯拉,由於確診輕度肺炎,已經取消相關行程,將於日後重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