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越高 烏人戰鬥意志越強
烏克蘭伊爾平一名9旬老婦裹著厚厚毛毯撤離家園,一旁的員警不忍落淚。(美聯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月餘,鞏固了烏克蘭人的國家認同,激發年輕世代的愛國主義。最新民調顯示,十八至五十五歲的烏克蘭人有近半數表示,願意拿起武器捍衛國家,反映出面對俄軍以猛烈砲火、圍困、攻擊基礎設施、綁架地方首長等各種手段,企圖迫使烏克蘭人屈服,但烏克蘭人的戰鬥意願隨著遭受的驚恐呈正比增加。
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PRIO)在烏克蘭在地民調機構協助下,於戰事進入第三週的本月九日至十二日,針對逾一千名年齡適合戰鬥的烏克蘭人進行線上問卷,其中男女各佔一半,結果顯示七十%男性與三十%女性表示,願意拿起武器抗敵。
70%男性願拿起武器抗敵
報導說,問卷針對四種反抗形式詢問受訪者態度。在被問及「若戰爭持續,我將加入直接軍事戰鬥,在開放戰場上對抗俄軍或親俄部隊」時,四十九%給予肯定回應;約四十七%表示願意「在烏克蘭部隊的防禦工事據點,加入直接軍事戰鬥」;八十%表示準備對烏克蘭部隊提供非軍事支援,例如食物、資訊或軍火等。最後,七十五%表示願意擔任志工,協助戰爭受害者,例如照顧受傷的軍民。
民調也顯示,若本身或親友直接遭遇俄國攻擊,參與反抗的意願就愈高。在該調查中,每五人就有一人表示曾遭俄軍或親俄部隊攻擊,而他們的戰鬥意願最高。PRIO指出,「烏克蘭人抵抗入侵者的意志十分驚人」。
事實上,烏克蘭人不僅在前線戰鬥,也在網路戰鬥,以流利的中文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群平台上發聲,提供最新戰況發展,以突破中國政府的挺俄宣傳,爭取中國民眾支持。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國際關係的希夫倫科(Roman Khiverenko)表示,中國的烏克蘭戰爭資訊深受俄國影響,「我們希望拆毀宣傳之牆,向中國民眾展現真相」;他們對中國人別無所求,只希望北京不要支持俄國侵略。
烏克蘭網紅「瑪莎」(Masha)也加入中國社群媒體的「資訊戰」,在微博、抖音與西瓜語音平台的「戰爭下的生活」短片累積一萬人次觀看,並有六十萬人追蹤。四十二歲的作家、音樂家兼藝術家塞馬修克(Ivan Semasiuk)則以中文等語言,在全球社群平台發表文章,說明烏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