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敵對加劇 布林肯:拜中國所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四日強調,中國現在比過去數十年「更專斷並具侵略性」,是當前中美敵對的始作俑者。(法新社檔案照)
〔編譯周虹汶、駐日特派員林翠儀/綜合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四日指出,美國和中國近年關係更加敵對的原因,在於「在世界舞台上許多方面有所不同的中國」,不論在區域內或外,中國現在比過去數十年「更專斷並具侵略性」;儘管拜登政府上任一年來的對中政策兼顧競爭性與合作性,卻還是「很大程度」遭遇諸多「敵對」。
布林肯透過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市的亞哈瓦斯.阿希姆猶太教堂(Ahavath Achim synagogue)線上座談會,批評中國的經濟作為、人權紀錄、對智慧財產的態度,以及海外基礎建設投資計畫缺乏環保概念,且未聘用當地勞工。但他也坦承,美國近年揚棄多邊主義導致中國的全球角色加重,暗指前朝川普政府的單邊主義乃推波助瀾的幫凶,中國趁虛而入「不符合我方利益」。
香港《南華早報》披露,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去年十月和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會晤後,美方原訂本月十日再面對面一談,但中方因不滿美方帶頭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而拒絕再談,以致時間和議程至今難產。
不過,布林肯廿四日堅持,美方不派官員或外交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是對的,因為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只佔全世界廿到廿五%,跟進杯葛的歐洲、亞洲夥伴加入後,卻可能達到四十到五十%,這股反對力量「讓中國更難以忽視」。
美駐日新大使重批獨裁者
另一方面,廿三日抵達日本履新的美國駐日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在隔離中透過「推特」發佈長約四分半鐘的影片表示,「美日同盟是帶給印太地區無限可能性與希望的燈塔」。他雖未點名中國和俄羅斯,但強調獨裁者以強權政治威脅民主秩序,但美日面對這種破壞民主價值的對手絕不畏縮;今後三年的美日合作,將決定未來卅年兩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