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命也是命」 社運掀美反警潮
紐約市民七日在曼哈頓街頭遊行,以抗議連日的警察槍殺黑人案。圖中示威婦女高舉標語,上面寫著「種族歧視是病症,革命是解藥」。(路透)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美國自密蘇里州佛格森市非裔青年布朗二○一四年遭執勤中的白人警察威爾森當街槍殺以來,各地爆發多起類似衝突與反警示威,導致多名高階警官和檢察官紛紛落馬,嚴重考驗執法當局的應對智慧。而這股民氣得以快速成形,且持續到聲援本週發生的兩起黑人遭警擊斃事件,專家認為,一三年興起的社會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BLM)乃關鍵主因。
二○一二年二月,佛羅里達州非裔美籍十七歲高中生馬汀遭非執勤中的白人混血巡守員齊默曼跟蹤槍殺,此案調查引爆美國社會長久以來的種族歧視問題。隔年,美國非裔社區興起BLM運動,於社群媒體透過「#黑人的命也是命」主題標籤在全球闖出名號,一四年更因布朗案紅透全美。
美國南加州大學古爾德法學院教授阿默指出,BLM組織名稱本身就是抗議的有力口號,其關注的議題明確且持續聚焦,因此成為「脫韁民主的力量」。
此外,BLM善用示威與公民不服從力量,使民選官員與警長備感壓力,其手段甚至讓體制完備的「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 ACP)與當地牧師也甘拜下風而跟隨,BLM也就成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最新引領者。主導在地BLM活動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教授阿布杜拉直言,對民選官員施壓,正是BLM運動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但美國「國家警察互助會」(National Fraternal Order of Police)執行長帕斯科指出,媒體關注及四處埋伏的手機,升高警民緊張且導致官員下台,因「大眾更清楚知道正發生些什麼,而這增加(示威者)影響過程的能力」,為平息眾怒,警長理所當然變成政客代罪羔羊的不二人選。以二○一四年十月芝加哥警察十三秒連開十六槍打死非裔青年麥克唐納一案為例,芝加哥市長即以民眾不信任警方乃「不可否認的事實」為由,於隔年十二月開除芝加哥警察局總警監麥卡錫。
另外,華盛頓郵報七日報導,今年上半年已有四九一起警方槍擊民眾致死案例,比去年同期增六%;黑人遭槍殺比例是白人二.五倍。另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上半年僅七十六件被民眾當場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