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倒200家 紐時:中國掀醫院破產、降薪潮

中國的房市危機波及醫院,加劇醫院財政困境。(彭博)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中國房市崩盤引發的經濟衝擊如今蔓延至中國的醫院。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醫院出現破產、欠薪現象,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有200多家醫院宣佈破產,此前5年僅有7家。中國醫療產業獨立分析師賀濱說,「這只是開始,以後會越來越多」。
報導指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巨額的檢測成本導致中國公私立醫院的支出激增,與此同時,憂心感染的求診人數減少,致使醫院收入減少。
然而疫情之後,中國的醫院面臨新問題:房市崩盤導致經濟低迷,人們為了節省支出,延後非緊急疾病的治療,地方政府也沒有經費為公立醫院提供財政支持。
然而,更根本的挑戰是中國人口高齡化,使醫療費用的增速超越醫保基金進帳的速度。接著是政府開始致力撙節,醫保無法完全核銷一些手術或藥品費用,增添醫院財政壓力。
報導說,中國醫院數量在過去20年增加逾1倍,私立醫院增度更快,20年增加3倍。許多醫院貸款擴張,而隨著回收資金放緩,一些醫院在償還債務上遭遇了困難。
去年11月中國南方的梅州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表示,已聘請會計師協助清算資產。一個月前,當地媒體報導,這家公立醫院暫時停診。已經欠薪10個月的醫務人員被要求辭職。
紐時指出,這家希望被評選為中國最高等級的醫院,2021年蓋了新大樓,主體建築與配套設備總投資達1.2億人民幣。然而,醫院財務報告顯示,2023年的業務收入年減50%。
在中國浙江省一家公立醫院工作的楊娜娜(音譯)說,她最近遭遇了工作12年以來的首次減薪。醫院還削減了員工的伙食補貼,她所在的科室也已不再提供免費飲用水。
報導指出,中國人口高齡化使醫療費用增加,但繳納醫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經濟困難正在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棄保,這也加劇醫院財政困境。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劉軍強預計,醫保基金將在未來10年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