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14年內戰 時間軸看懂政府與反抗軍背後國際勢力大亂鬥
敘利亞反抗軍宣布推翻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圖為首都大馬士革當地升起的煙霧。(路透)
莊文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敘利亞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垮台,象徵近14年各方人馬反抗的結束,也是敘利亞內戰的關鍵時刻,這場內戰造成幾十萬人死亡,一半人口無家可歸,甚至引入多方外國勢力。
美國之音整理了自2011年至今,反對總統阿塞德的重大抗議、武裝衝突事件:
2011年:第一次反對阿塞德的抗議迅速蔓延全國,遭到安全部隊的逮捕和槍擊。
2012年:大馬士革發生爆炸,這是基地組織在敘利亞的新分支「努斯拉陣線」(後改名:征服沙姆陣線)發動的第一次爆炸,該組織掌權並開始鎮壓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團體。世界大國在日內瓦開會並同意需要政治過渡,但意見分歧。反對派勢力不斷壯大,阿塞德調動空軍攻擊反對派據點,雙方升級成大規模相互殘殺。
2013年:黎巴嫩真主黨幫助阿塞德在庫薩爾鎮(Qusayr)獲勝,遏制反政府武裝勢力,此舉顯示真主黨在衝突中日益重要。
2014年:伊斯蘭國突然佔領東北部拉卡(Raqqa),並在敘利亞和伊拉克佔領更多領土。荷姆斯老城的反政府武裝投降,同意遷往遠郊——這是他們在大城市的首次重大失敗,也是未來「撤離」協議的前兆。
華盛頓建立反伊斯蘭國聯盟並開始空襲,但與其盟友土耳其產生摩擦。
2015年:反政府武裝得到更好的合作和更多的外國武器,並佔領伊德利布西北部,但伊斯蘭激進分子正在發揮更大作用。
俄羅斯透過空襲支持阿塞德,使衝突在未來幾年內轉向對反政府武裝不利。
2016年:由於擔心庫德人向邊境推進,土耳其與反政府武裝盟友一起發動入侵,形成了新的土耳其控制區。
敘利亞軍隊及其盟友擊敗了第二大城阿勒坡(Aleppo)的反政府武裝,被視為阿塞德最大的戰爭勝利。
努斯拉陣線從蓋達組織分裂出去,開始試圖以溫和形象出現,採用了一系列新名稱,最後確定為「沙姆解放組織」(HTS)。
2017年:以色列承認對敘利亞真主黨發動了空襲,以削弱伊朗及其盟友不斷擴大的實力。
美國支持的庫德人領導的軍隊在拉卡擊敗了伊斯蘭國。這次攻勢以及敘利亞軍隊的攻勢將聖戰組織趕出了幾乎所有領土。
2018年:敘利亞軍隊收復東古塔,然後迅速奪回敘利亞中部的其它反叛分子聚居地,隨後又奪回反政府武裝的南部堡壘德拉(Deraa)。
2019: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失去了最後一塊領地。美國決定在敘利亞保留一些軍隊,以防止庫德族盟友受到攻擊。
2020年:俄羅斯支持政府軍進攻,最終與土耳其達成停火協議,凍結了大部分前線。阿薩德控制了大部分領土和所有主要城市,似乎根深蒂固。反政府武裝控制西北部,土耳其支持的軍隊控制著邊境地帶,庫德人領導的軍隊控制東北部。
2023年: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10月7日攻擊以色列引發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戰鬥,最終減少了該組織在敘利亞的存在並致命地削弱了阿塞德。
2024年:反政府武裝對阿勒坡發動新一輪攻擊。由於阿塞德的盟友集中關注其它地方,他的軍隊迅速潰敗。阿勒坡淪陷8天後,反政府武裝佔領了大部分主要城市並進入大馬士革,將阿塞德趕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