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驚現全新鴨嘴龍 「科阿韋拉龍」揭開恐龍演化之謎
「科阿韋拉龍」還原想像圖。(圖擷取自Diversity期刊)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古老的墨西哥大地深處,沉睡著億萬年前的史前巨獸。近日,古生物學家在墨西哥北部科阿韋拉州(Coahuila)的塞羅德爾普埃布洛地層(Cerro Del Pueblo Formation)中,發現了1具部分頭骨化石,揭開了一種全新鴨嘴龍的神秘面紗。
這具化石屬於一種生活在距今約7250萬年前,晚白堊世坎潘期(Campanian)晚期的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恐龍,被命名為「科阿韋拉龍」(Coahuilasaurus lipani)。根據化石推測,科阿韋拉龍身長可達8公尺,屬於分離龍屬(Kritosaurini)的一員,這個族群以其獨特的頭冠和鴨嘴狀嘴巴而聞名。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的朗里奇博士(Dr. Nicholas Longrich)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24年9月1日在《多樣性》(Diversity)期刊上發表了關於分離龍屬恐龍的研究成果。他們指出,分離龍屬是北美鴨嘴龍中種類較多的支系之一,在西部內陸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晚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了大量分離龍屬的恐龍化石,但科阿韋拉龍的出現,揭示了該族群在恐龍時代晚期,於北美大陸南部的獨特演化歷程。
研究團隊分析了科阿韋拉龍的頭骨化石,發現牠與在拉臘米迪亞大陸(Laramidia,白堊紀時期北美洲西部的一個島嶼大陸)北部發現的分離龍屬恐龍有所不同。
科阿韋拉龍可能與一種名為Gryposaurus monumentensis的分離龍屬鴨嘴龍有親緣關係,這表明牠屬於一個獨特的南部分離龍屬支系。這個群體中的恐龍以其獨特的「鴨嘴」和頜部結構而聞名,經常被認為擁有獨特的進食方式。研究顯示,這些恐龍可能針對不同的生態環境演化出了不同的食物習性。更有趣的是,這些鴨嘴龍的頭部並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它們的頭冠可能是性選擇的結果,用來吸引異性,甚至可能像現代鳥類一樣,用來發聲或展示。
這項研究也證實了分離龍屬在拉臘米迪亞大陸北部地區滅絕後,在南部地區仍然存在,這種模式也出現在副櫛龍屬(Parasaurolophini)和賴氏龍屬(Lambeosaurini)中。
拉臘米迪亞大陸不同地區的恐龍物種組成和群落結構存在差異,顯示出北美西部恐龍多樣性的演化過程比過去認知的更加複雜。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科學家認為,必須加強對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恐龍的研究。科阿韋拉龍的發現,恰好為古生物學家提供了絕佳的研究素材,也為我們揭開恐龍演化之謎,帶來了新的線索。
這張圖片展示了新發現的恐龍品種「科阿韋拉龍」的部分頭骨化石。A 呈現了頭骨化石的左側視圖,可以看到頭骨的形狀和一些骨骼結構。B 是左側視圖的線條圖,標記了頭骨不同部位的名稱。(圖擷取自Diversity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