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危機+經濟放緩 中國第2季抗爭事件年增18%
中國房市危機與經濟放緩,導致抗爭事件增加。(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美國倡議組織「自由之家」旗下中國異議監測計畫(CDM)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2季中國出現的集會抗議等異議事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8%,其中絕大多數與經濟議題有關,顯示房市危機與經濟放緩正衝擊人民生計,加劇社會不安。
彭博報導,CDM昨公布的報告顯示,相關事件中,44%與勞動有關,21%涉及憤怒的屋主,該報告將異議定義為,在與當權發生爭執之際,表達不滿、伸張權利或推進利益的行為。儘管該報告無法捕捉全貌,但令人得以一窺中國各地的不滿情緒。
報導說,這份報告突顯中共正面臨的經濟挑戰,而隨著40年來不斷提升的生活水準出現停滯跡象,中國人民也正努力面對經濟放緩,以及信心流失的局面。儘管北京推出經濟刺激措施,但房地產危機、與美國的貿易戰、民營產業遭打壓等因素,皆已對經濟造成衝擊。
CDM主任史雷坦(Kevin Slaten)說,「幾十年來,中共基本上要求公民服從其一黨專政,以換取經濟繁榮,但隨著成長放緩衝擊越來越多公民,或許削弱這樣的交換默契」。整體而言,CDM研究人員說,自2022年中開始蒐集相關數據以來,中國社會的抗爭活動越益增多,即使當局強化審查亦然。
史雷坦表示,經濟有關的抗爭通常由爛尾樓,公司流動性不足、無法發薪或突然關閉,或地方政府問題,導致無法充分提供退休人士福利等引發的不滿所點燃。分析也顯示,經濟抗爭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與廣州,顯示低迷的經濟對該製造重鎮的衝擊,相較之下,西安異議活動比例偏高,則與房地產事件有關。
報導說,雖然相關抗爭不會危及政權,而且通常是由地方政府處理,但放緩的經濟將對中央政府構成治理挑戰,紐約智慧樹投資公司分析師任麗倩(Liqian Ren,音譯)說,「抗爭增多意味中央政府的政策無法有效執行,當人民內心更加考慮的是短期需求,國家戰略長期目標將無法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