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國成俄羅斯戰備新管道 晶片、無人機從中亞國家流入

儘管中國再三否認,但外媒一再揭露,烏俄戰爭以來,中國持續向俄提供軍事物資。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接待俄羅斯總統普廷。(美聯社檔案照)

儘管中國再三否認,但外媒一再揭露,烏俄戰爭以來,中國持續向俄提供軍事物資。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接待俄羅斯總統普廷。(美聯社檔案照)

2024/03/04 18:56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2年多來,戰火延燒烏克蘭,儘管西方國家祭出制裁,但俄羅斯仍能透過迂迴的管道取得關鍵物資。據《華爾街日報》4日報導,大量原本用於民生的「雙用途物資」,包括晶片、路由器甚至無人機,正源源不斷地從中國流入哈薩克和吉爾吉斯等中亞國家,最終輾轉輸往俄羅斯,成為軍備來源之一。

報導引述專家看法指出,這些中亞國家與俄羅斯接壤,擁有綿延數千公里的開放邊境,加上當地貿易習慣缺乏透明度,以及一些投機的中間商積極運作,使得相關物資得以順利流入俄羅斯。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雙用途物資」雖然表面上是民用產品,但實際上卻能在軍事領域發揮功效。例如,晶片是現代武器不可或缺的零件,而無人機更是成為偵察和攻擊的重要工具。

報導進一步指出,儘管美國及其盟友針對此類物資列出制裁清單,然而成效似乎有限。數據顯示,自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中國出口到哈薩克和吉爾吉斯的「雙用途物資」金額大幅增加。其中,僅2023年,中國輸往這兩個中亞國家的45種關鍵物資,金額就比前一年暴增64%。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最終流入俄羅斯的產品,其實是出自美國等西方企業。報導中揭露,根據哈薩克和中國的貿易數據,2023年哈薩克從中國購買了價值590萬美元的無人機,並向俄羅斯出口了價值270萬美元的此類產品。哈薩克不是無人機的主要生產國。

報導中說,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歐美進一步限制晶片出口,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扮演的角色只會越來越吃重。

面對此一情勢,美國和歐洲官員敦促中國以及相關國家,遏制與俄羅斯之間的灰色貿易。然而,哈薩克和吉爾吉斯均未對此表態,中國方面則堅稱其始終依法處理軍用物資出口,並強調與俄羅斯是重要的貿易夥伴關係。

報導中指出,儘管中國否認提供致命性武器給俄羅斯,但此類「雙用途物資」的流入,仍有可能在未來引起美國、中國和歐洲領導人之間的更大摩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