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瓦格納瓦解俄國注意力 烏軍士氣高漲

烏克蘭軍事專家指出,普里格津政變雖失敗,但俄國穩定體系也不復存在,普廷已成為他自己遊戲中的人質。(美聯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25日分析,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首領普里格津「清君側」行動失敗,使俄國免於可能的內戰、政權更迭和對烏戰爭崩潰,但這起戲劇性事件仍為烏克蘭帶來益處和優勢。
分析指出,普里格津發起的政變對基輔而言時機正好,因為本月初展開反攻以來,烏軍奪回的領土屈指可數,戰場上的失望情緒引發人們對烏軍能否搗毀俄軍陣地的擔憂。然而,普里格津的叛變凸顯俄國總統普廷的脆弱,也讓人們注意到俄國軍事機器的分歧及潛在的不忠誠。
在前線服役的烏國國家衛隊軍官馬爾基夫(Vitaly Markiv)表示,烏軍現在士氣非常高漲,「我們正一邊吃爆米花,一邊關注俄國局勢」。
烏國官員表示,俄國內部權力鬥爭雖未造成前線巨大變化,但為烏國創造出利用敵人注意力分散和士氣受損的機會。烏國軍事情報局切尼亞克(Andriy Chernyak)表示,「我們當然會將這一點利用到極致」。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Hanna Maliar)更表示,烏軍24日同時向多個方向進攻,「各個方向都取得進展」。
烏國前防長札戈羅德紐克(Andriy Zagorodnyuk)表示,瓦格納集團是俄侵烏1年多來唯一成功的部隊,連俄國正規軍做不到,但瓦格納的成功僅侷限在一個小城市,而且他們的戰術相當野蠻。
瓦格納在烏東巴赫姆特進行長期激烈的戰鬥,是俄國去年7月以來唯一的重大佔領。如果瓦格納被解散,俄國將失去在烏國最有效的軍事力量。
在瓦格納凋零及普里格津流亡白俄羅斯後,對俄軍腐敗、無能、官僚的批評也將平息,使得俄國軍方高層解決其最大弱點的壓力消失,「俄國軍事系統改變的可能性幾乎為」。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拉布.李(Rob Lee)認為,莫斯科當局可能把接下來戰場上的損失歸咎於瓦格納叛亂。
儘管如此,瓦格納部隊在沒有遭到俄軍明顯抵抗下,佔領俄國南部軍區司令部,而且在短短一天內毫無阻礙地向莫斯科推進數百公里,將引發人們對俄軍凝聚力和實力,以及忠誠度的質疑。
此次的騷亂也可能削弱前線和人民對俄侵烏的支持,尤其普里格津在Telegram頻道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他的叛亂戳穿普廷的兩個論述:其一是指稱俄國因謊言而發動戰爭,直接挑戰普廷為保護俄語人士而侵烏的理由;其二是他表明普廷對權力的控制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脆弱。
烏國智庫「民主倡議基金會」專家佐爾金納(Maria Zolkina),即使政變功敗垂成,俄國穩定體系的形象也將不復存在,「 普廷已成為他自己遊戲中的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