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中國一度想聯歐抗美 如今與歐關係極度低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政權下,中國與歐盟的關係已降至近數十年來明顯的低點。(路透檔案照)
〔中央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首次對歐洲4國進行國是訪問,開啟中歐合作的新時代,當時歐洲議會議長稱這是「令人歡迎的信號,表明中國新領導人重視加強中歐夥伴關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8年後的今天,當時的樂觀情緒已然破滅,按分析人士說法,中國與歐盟的關係已降至近數十年來明顯的低點。
報導稱,歐洲關切中國在全球的野心、人權紀錄、美中緊張情勢、歐中彼此針鋒相對的制裁,以及目前俄烏戰爭帶來的衝擊,在在讓歐中關係跌到最低點。
上個月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兩場峰會,與會歐洲領袖對中國的立場明顯更加強硬,說明歐洲的觀點已更接近華盛頓。
這項轉變是一系列步驟的結果,在採取這些步驟時,北京有時可能低估了推開歐洲的程度,但似乎也準備為此付出代價。
一個與中國關係緊密的歐洲,可以制衡美國的力量和姿態。不過北京的這項理想願景遭受了重大的打擊。
習近平於今年4月的峰會上告訴歐盟領袖:「中國和歐盟應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抵消國際格局中的不確定性。」他呼籲他們摒棄「敵對心態」。
但歐洲只專注於施壓中國協助斡旋俄烏衝突。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事後稱:「這對話根本不是對話。不管怎麼說,這是聾子的對話。」
CNN稱,數十年來,北京一直在認真經營與歐洲的關係,除了與中歐和東歐國家專門設立年度峰會,並為「一帶一路」基建倡議尋求進展。2019年義大利與中國簽署備忘錄,成了第一個支持這項倡議的G7成員。
美國擔憂與中國合作的風險,這在歐洲引起共鳴。歐洲國家自己也目睹中國在習近平當政下,外交政策變得越來越強勢,從「戰狼」外交官的好鬥語氣,到建立非洲海軍基地,在南海和對台灣的挑釁行動升高,以及瞄準和打擊那些在敏感問題上觸犯其底線的公司或國家。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新疆嚴重侵犯人權以及瓦解香港公民社會的行為,也讓歐洲觀念出現轉變。中國官員稱,有關新疆的指控是捏造的,討論這些問題是干涉內政。
歐盟於2019年宣布中國為「體制競爭對手」(systemic rival),此後雙方關係一直很緊張。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SOAS China Institute)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說:「中國現在要求世界其他國家給予它應有的尊重,承認中國的立場,卻不太在意其他國家的想法。」
他告訴CNN,這種做法使西方民主國家「放棄長達數十年來協助中國現代化和崛起的政策,這一政策本希望更大的經濟整合會鼓勵中國成為世界事務中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
去年,中國是歐洲貨物的第3大出口市場,也是進入歐洲產品的最大來源地,但雙方摩擦已對歐盟與北京之間的經濟關係造成影響。
今年稍早,中國和立陶宛之間的爭端促使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歐盟指責北京為報復立陶宛違反「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交往,對其採取歧視性貿易做法。
雙方期待許久的「中歐投資協定」,因彼此為了新疆議題互相制裁對方官員而陷入僵局,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但受損的不僅僅是投資協定。荷蘭國際關係研究所(Clingendael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高英麗(Ingrid d'Hooghe)說:「這種(來自北京的)過度反應不是明智之舉。」她指出,這件事對輿論也產生有害影響。
高英麗說:「中國對歐洲的策略正在崩潰,它顯然不明白所有這些行動,如反應過度的制裁、脅迫性外交,最終都與中國外交目標背道而馳…也把歐洲更推向美國。」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教授高樹超(Henry Gao)表示,這些行動可能推動歐洲思想轉變,且造成明顯的經濟後果,但對北京外交部卻說得通。
高樹超說:「對他們來說,關係變冷淡是必要的代價,更重要的是提出政治觀點。」
CNN指出,中國最近對如何因應俄烏戰爭所進行的算計,最終可能會讓它在與歐洲關係上付出最大的代價。
當歐美團結支持烏克蘭時,中國不但拒絕譴責這場戰爭,還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並與克里姆林宮一起指責美國和北約。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教授李明江(Li Mingjiang)表示,中國一些主要政策分析人士瞭解中國的立場會對與歐洲關係造成負面後果,但決策者可能「低估」這種評估的嚴重性。
他說,中俄關係的地緣政治重要性以及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兩人關係密切等方面的算計,可能也有影響。「對中國來說這確實是巨大的兩難境地…他們無法承受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任何重大負面影響。這一要求確實佔了上風。」
有些中國大陸學者承認中國短視。廣州智庫「海國圖智研究院」(Intellisia Institute)創辦人、暨南大學教授陳定定(Chen Dingding)在「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一篇合撰的文章裡寫道,烏克蘭戰爭的風險「在中國並沒有被完全理解」,中國官員和學者都沒有認識到烏克蘭的死亡和破壞所帶給歐洲人的「震驚」。
他與國際合撰者寫道:「這場戰爭因地理和情感上的接近度(proximity),將根本改變歐洲對未來幾年共同安全、經濟依賴(economic dependencies)和國家主權的看法。」
然而,按高英麗的說法,許多國家內部確實有強烈的聲音繼續主張對中國採取平衡做法。她說,未來可能不是與中國脫鉤,而是在關注安全與平衡的同時,歐洲內部重新調整如何與中國合作。
她說:「不過現在,規範性考慮似乎比經濟利益更重要。這對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來說,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