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誤拿「紅包狀信封」當擺盤 港記者:那是給弔唁賓客的...
《BBC》美食頻道在「扇貝香菇拌麵」食譜的封面照片中,誤把奠儀回禮的「答紙禮」信封認作「紅包」,當作點綴年菜擺盤的裝飾小物。(圖取自推特@VivienneChow)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來有網友發現英媒《BBC》美食頻道在「扇貝香菇拌麵」食譜的封面照片中,誤把奠儀回禮的「答紙禮」信封認作「紅包」,當作點綴擺盤的裝飾小物。對此,駐倫敦的香港自由記者Vivienne Chow指出,那個信封是喪家發給前來弔唁的賓客的回禮。
Vivienne Chow日前推文指出,《衛報》、《觀察家報》等英媒疑似因不熟稔亞洲文化,誤把「冥紙」、「化煞用的銅錢劍」等物當成有年節氣氛的應景小物當作年菜盤飾。
「觸霉頭」的做法意外造成另類「笑」果,引發熱議。隨著話題發酵,廣大網友也掀起一波翻新聞找疑點的熱潮,就有網友指出,《BBC》美食頻道(BBC Food)在「扇貝香菇拌麵」食譜的封面照片,誤拿喪禮上常見的「答紙禮」當作擺盤裝飾。
對此,Vivienne Chow轉推網友貼文並指出,在香港,「寫著『吉儀』的信封在喪禮上才會見到,是喪家發給前來弔唁的賓客,通常內容物是一枚硬幣(要趕快花掉)與一顆糖(據我所知,當下就要立刻吃掉)」。
對此,《BBC》美食頻道也在下方留言致歉,「我們對這個錯誤深表歉意。現已撤下該圖,此外將進一步調查情況並審查流程,進行更嚴格的檢查。」
答紙禮因地也有所不同,根據本報2016年的報導,在台灣,答紙禮通常是「毛巾」或「手帕」,據傳是供遠道而來的弔唁賓客拭淚、擦汗,另有一說是「巾」和台語的「根」同音,而有斷根之意,盼不吉利的事物到此為止。
HOLY MOLY! WTH @BBCFood! That 吉儀 envelope is used AT THE FUNERAL, handed out to those who came to paid tribute to the dead. Usually containing a coin (you need to spend asap)+a candy (you need to eat immediately, at least fr what I was told).????????♀️ https://t.co/hbwtgwsXPb
— Vivienne Chow (@VivienneChow) January 16, 2022
《BBC》美食頻道也在貼文下方為錯誤致歉。(圖取自推特@Vivienne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