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習近平21個月未出國 紐時:因應20大求政權穩定重心轉向內政

習「閉關」意味中國政策重心從外交轉向內政,除非可以滿足中國利益,否則沒有必要迎合國際社會。
。(路透資料照,本報合成)

習「閉關」意味中國政策重心從外交轉向內政,除非可以滿足中國利益,否則沒有必要迎合國際社會。 。(路透資料照,本報合成)

2021/10/31 19:32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中國去年1月證實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後,國家主席習近平迄今21個月未曾踏出國門,包括昨(30)日、今(31)日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也僅以視訊方式參與,接下來2週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也一樣。《紐約時報》分析,除了表面上的防疫因素,習「閉關」意味中國政策重心從外交轉向內政,除非可以滿足中國利益,否則沒有必要迎合國際社會。

紐時指出,由於習近平預計會在明年的中共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20大)確認繼續掌權5年,中國已將目光轉向國內,當下對習最重要的是20大初期的政權穩定,而非面對面的外交活動,官員自然也更關切習的健康狀態和內政規劃。紐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歐洲與中國關係專家巴爾金(Noah Barkin)直言,中國現在懷著「地堡心態」,意指中國更注重自我保護。

去年底,習近平為了與歐盟達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做出大幅讓步,不料雙方今年為了新疆維吾爾族人權議題而互相制裁,歐洲議會也在5月20日決議無限期凍結該協定。在那之後,北京就不曾接受歐盟領袖對習近平發送的會面邀請。美國總統拜登上任迄今也尚未與習面對面會談,恐怕近期也難以成行。不過,兩人已同意今年底前舉行視訊會談,惟確切日期尚未定案。

在中國與各國關係急轉直下,以及貿易、台灣及其他問題日益緊張之際,習近平連連缺席國際舞台,不僅打擊中國取代美國的野心,也讓習失去親自應對中國聲譽下滑的機會。

德國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研究員李愛玲(Helena Legarda)認為,在外交層面上,面對面會談時常可以化解協議中未解決的障礙或緊張局勢,習不出訪就形同失去與各國高層交流的機會。此外,習近平缺席G20峰會和聯合國氣候大會,也讓當今全球最迫切的兩大危機─疫後復甦和全球暖化─難以取得有意義的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當拜登疾呼盟友組成抗中的「美國隊」,習近平同樣也在招兵買馬籌備「中國隊」,包括俄國和開發中國家,藉此反抗所謂西方偽善者。美國政治風險與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湯瑪斯(Neil Thomas)認為,在與開發中國家發展外交方面,習近平出不出訪並無太大壞處。

湯瑪斯指出,中國領袖向來把頻繁出訪當作賣點,尤其樂於造訪貧困國家;疫情爆發前,習平均每年出訪14國,在海外度過34天,遠遠超過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25天和川普的23天。

紐時指出,隨著中國在武肺起源、香港、西藏和新疆人權議題,以及欺凌台灣方面,逐漸受到國際間檢視,習近平已拋棄鄧小平以來在國際上「韜光養晦」的立場,而是試圖透過視訊會議,展現中國充滿自信的新形象。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中國去年1月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已連續21個月未出國門,僅以視訊方式參與國際會議。(美聯社檔案照)

中國去年1月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已連續21個月未出國門,僅以視訊方式參與國際會議。(美聯社檔案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