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將黑人標註為「靈長類動物」 臉書AI功能出包急道歉

臉書的主題建議功能最近把一段影片中的黑人男子標識為靈長類動物。(圖擷取自臉書)

臉書的主題建議功能最近把一段影片中的黑人男子標識為靈長類動物。(圖擷取自臉書)

2021/09/05 14:2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近日在自動化「話題推薦功能」上,把一段影片中黑人男子誤標為「靈長類動物」(primates)。臉書發言人3日承認這是「很顯然、無法接受的錯誤」,已立即停用該功能,並向受冒犯者致歉。

據《紐約時報》報導,這段影片由英國《每日郵爆》去年6月27日上載,內容是一名白人在港口看到黑人男子後報警,並無牽涉任何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等,卻在自動建議中詢問,是否想「繼續觀看關於靈長類的影片?」

曾任職臉書內容設計經理的格洛夫斯(Darci Groves)收到友人截圖後,就在產品回饋論壇發文反映,認為該人工智慧(AI)軟體帶來的結果駭人。

臉書已停用這個運用AI來推薦訊息的功能,並致歉,強調示,正在調查這個推薦功能,以「防止同樣的事未來再度發生」。

科技巨頭使用AI演算法技術導致出現尷尬錯誤的情況並不只出現在臉書,2015年,Google的「Photos」相片辨識App,也曾將黑人標記成「大猩猩」,惹惱了被標記的使用者。Google對此立刻道歉,並表示會加強膚色辨識功能,並且對於標註人臉時會格外謹慎。

不過兩年後,美國科技網站「連線」(Wired)將數萬張靈長類照片上傳至Google的「Photos」,發現該軟體可成功標示出狒狒(baboon)、長臂猿(gibbon)、狨猴(marmoset),但軟體卻無法辨認大猩猩(gorilla)和黑猩猩(chimpanzee)。

後來Google發言人承認,該應用程式已經封鎖「大猩猩」、「黑猩猩」及「猴子」等分類詞。換句話說,不論用戶上傳多清晰的猩猩照片,該程式都無法正確分類。這個拙劣的權宜之計,凸顯Google和其他科技公司在先進圖像辨識技術上面臨的難題。

2015年,Google的相片識別應用程式,也曾自動把黑人辨識為「大猩猩」。(翻攝自推特)

2015年,Google的相片識別應用程式,也曾自動把黑人辨識為「大猩猩」。(翻攝自推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