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加州海獅罹癌率前所未見的高! 專家:禍首是「世紀劇毒」

美國動物保護機構研究發現,加州海獅罹癌率相當高,近25%成年海獅罹患泌尿生殖腫瘤。(路透)

美國動物保護機構研究發現,加州海獅罹癌率相當高,近25%成年海獅罹患泌尿生殖腫瘤。(路透)

2021/06/08 20:3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動物保護機構研究發現,加州海獅罹癌率相當高,近25%成年海獅罹患泌尿生殖腫瘤,專家表示,這種「前所未見」的癌症發生率的背後罪魁禍首有2個:長期被禁用的化學農藥和一種致癌皰疹病毒。

《路透》報導,最近一隻在加州聖路易歐比斯波郡(San Luis Obispo County)上岸的成年母海獅體重不足、頭部前後搖晃,在人類靠近時也不會躲避,專家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母海獅罹患了常見且無法治癒的泌尿生殖腫瘤,最終被安樂死。

去年12月發表在國際期刊《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的研究指出,將近25%的成年加州海獅最終會罹患泌尿生殖腫瘤,癌症發生率在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中最高。

位在索薩利托(Sausalito)的海洋哺乳動物中心(Marine Mammal Center)醫學主任菲爾德(Cara Field)說,「這太不尋常了,真的很糟糕」,「這種癌症發生率在野生動物中前所未見」。

該研究發現,這種高罹癌率的背後有2個罪魁禍首,一個是被長期禁用的化學農藥,例如在海獅脂肪組織中發現的DDT和多氯聯苯(PCBs),另一個是一種致癌皰疹病毒OtHV-1。

海洋哺乳動物中心病理學主任、研究論文作者之一迪格南(Padraig Duignan)說,很少罹癌的動物沒有這種病毒,「但當你發現牠們鯨脂中所含化學物質含量並納入考量,會發現化學物質的存在及其含量使罹癌可能性增加30%到80%」。

迪格南說,加州南部海峽群島附近的哺乳動物繁殖地點,多年來一直被傾倒有毒化學物質。《洛杉磯時報》去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在二戰後的幾年裡,在聖卡塔利娜島(Santa Catalina Island)附近被傾倒了「數千桶含有DDT的酸性污泥」。

菲爾德說,「皰疹病毒與環境污染物的強大聯繫是一個巨大的警告,提醒我們注意海洋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呼籲大眾採取行動改善環境,「不僅是為了海獅,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