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稱中國非對手 華府智庫:應更注重中國帶來的威脅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指出,北約必須更加注重中國的威脅,否則未來會嚐到苦澀的果實。圖為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歐新社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近日曾表示,北約並沒有將中國視為對手,不過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認為,中國的舉動實際上與北約的安危密切相關,但北約歐洲成員國對中國的關注程度卻還是過於「狹隘」,北約必須對此作出改善,否則很有可能會嚐到苦果。
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大西洋理事以數點來說明,首先,中國在亞洲握有時間以及距離上的優勢,並且中國近年來正不斷地投入大筆預算來革新軍隊,尤其是在海軍、飛彈甚至核武等方面,形成了美國佈署在印太地區部隊的主要威脅,因此美國未來對中國的關注必將有增無減,而這理所當然會轉移美國對於俄羅斯的注意力。
第2點為俄羅斯與中國越來越緊密的關係。雖然目前檯面上沒有正式形成同盟,但兩國顯然都有考慮過這個念頭。想像一下,俄羅斯優秀的軍工實力結合中國電子戰能力後將會產出更加先進的軍備武器,而這樣的俄羅斯就會是歐洲更可怕的夢魘。
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去年曾表示,「我們並不需要它(俄中同盟),不過理論上,這不是遙不可及的想法。」,而立場一向親俄的中國也對此作出了正面的回應。
再者,持非常侵略性態勢的中國很有可能在台灣、南海等地與美國發生衝突,而當它發生的時候,歐洲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因為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韓戰、越戰那種可以將衝突限縮在某個地區的年代,至少歐洲在對抗中國時經濟上會受到大幅度的衝擊,並且當美軍調動歐洲軍力至亞洲時,歐洲成員國獨自面對俄羅斯時就會顯得脆弱不堪。
大西洋理事會因此向北約建議,必須限制中國對各國在通訊與國防供應鏈方面的戰略性投資,以免在關鍵時刻時影響到動員以及決策,而歐洲成員國應當加強自身的軍力,如此一來當美軍抽調歐洲軍力時方能保衛自身;同時歐洲也該向中國清楚表明,當美中開戰時,他們不會置身事外,最少也會在政治上或經濟上作出反制措施,以對中國產生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