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超過500次火星震 洞察號為人類揭示火星核心秘密
![「洞察號」在火星上度過了1整個火星年,偵測超過500次火星震,科學家透過震波傳遞推估火星內核。(法新社) 「洞察號」在火星上度過了1整個火星年,偵測超過500次火星震,科學家透過震波傳遞推估火星內核。(法新社)](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3/24/php0louQm.jpg)
「洞察號」在火星上度過了1整個火星年,偵測超過500次火星震,科學家透過震波傳遞推估火星內核。(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在火星上度過了1整個火星年,偵測超過500次火星震,科學家透過震波傳遞推估火星內核,推算火星核心半徑約1810至1860公里左右,比預估還大,但密度偏低,這也是人類首度測出其他行星的核心大小。
綜合外媒報導,「洞察號」2018年登陸火星,已經在這個紅色星球上度過一整個火星年(火星公轉一周為地球1.88年),進行了超過500次火星震測量,透過紀錄行星內部震波的傳遞,科學家可以藉此推算火星核心,這也是人類首度測出其他行星的核心大小。
推算結果顯示,火星核的半徑約在1810-1860公里之間,大約是地球的一半;這比一些先前的估計要大,也意味著核心密度比預測的更低,科學家認為,構成火星核心的除了鐵和硫之外,一定還有更輕的元素,例如氧。
在此之前,科學家只有地球和月球的核心數據,如今加上火星,能讓研究者比較、尋找其中的差異,揭開太陽系中行星的演化過程。與地球類似,火星曾經擁有因為液體攪動其核心而產生的磁場,推論約45億年前遭冥王星大小天體撞擊之後,不但形成2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亦逼使內核熱能散溢出上地函、內部攪拌逐漸停止,無法持續對流生成磁場,地質活動趨緩,磁場和板塊運動消逝,太陽風帶走大氣變薄導致氣壓偏低,而造成液態水在低溫就會沸騰、無法穩定存在,無法適合生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