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訪美成拜登任內首見外國領袖 分析:美有意穩日本抗中國
日本首相菅義偉12日與美國、印度、澳洲領袖舉行「四方安全對話」峰會,並預計在下月9日成為首位訪美的外國領袖。(路透)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日本《讀賣新聞》14日披露,首相菅義偉預計4月9日訪問白宮,成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位到訪的外國領袖,雙方料同意強化同盟及對印太地區航行自由的承諾。《日經亞洲評論》分析,美方此舉深具意義,一來應援支持度低迷的菅內閣,使日本成為印太地區的穩定夥伴,二來代表美方確實把重心擺在中國問題上。
日經報導,菅義偉因防疫成果不佳,疫苗接種率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敬陪末座,以及長子菅正剛不當招待總務省高官的醜聞,在國內聲望低迷。美國在此時邀訪菅義偉,堪稱雪中送炭。日本可藉此向全世界展現日美同盟關係,以及日本準備在氣候變遷和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上,與美合作。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與日本事務資深副會長葛林(Michael Green)分析,「拜登政府可能在試著拉菅義偉一把,坦白說,他對疫情和其他事情的應對不太受肯定,民調數字也紅通通,不支持度比支持度還高。拜登政府的許多官員都曾在歐巴馬手下做事,他們知道一旦日本政治不穩定會有什麼後果,恐怕會一年換一位首相。」
葛林確信,「拜登政府不想重演當年的情況,他們希望日本有一位夥伴,而菅義偉是目前的在位者,我想他們想盡可能給他空間。」安倍晉三2012年再次掌權的前5年,日本一共換過5位首相,按順序為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菅直人、野田佳彥。
葛林也提到,過去美國新總統上任後,通常會先邀請英國首相來訪,因此菅義偉下月訪美,「對日本是一件大事」,「這也是美國政府真正把重心擺在中國問題上,並重視友邦關係的另一個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的決定也反映美國社會對中國的觀點變化。美國獨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2012年曾發表民調,其中有40%受訪者認為,美國政府應把「與中國建立新夥伴關係」擺在更高順位,即使這麼做可能損害美國與日韓等傳統盟友的關係。但去年民調顯示,77%受訪者表明,美國與日韓建立堅固關係的重要性遠大於中國。
日經繼續指出,拜登看重日本,與他的全球策略有關,因為若美國有意擴大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必須由日本從旁協助。
駐日美軍現有約5.4萬人,並有約8000名國防部僱員和契約員工,規模大於其他國家。橫須賀的美國艦隊基地為美軍第7艦隊據點,除了是雷根號航空母艦的母港,也部署7艘飛彈驅逐艦、3艘飛彈巡洋艦及指揮艦「藍嶺號」。位於沖繩的嘉手納基地則是東亞最大的美軍空軍基地。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近日在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明確指出,日本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首要盟友,在捍衛印太安全上極度重要。他解釋,美軍從西岸馳援台灣、沖繩、菲律賓所在的「第一島鏈」,需耗時近3週;從阿拉斯加也需時17天,而日本填補了美軍「前進部署」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