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遭擊沉 清北洋水師「經遠號」找到了!
在甲午戰爭中遭日艦擊沉的清北洋水師裝甲巡洋艦「經遠號」。(圖擷自wiki)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由中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組成的團隊,今年7月至9月在黃海海域展開水下考古調查,發現在甲午戰爭中戰沉的清北洋水師裝甲巡洋艦「經遠號」。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由中國多家文物組織所組成的聯合團隊,在黃海開展水下考古搜尋,先是利用儀器掃描、建模,同時結合地方誌等文獻紀載,確認沉船位置,發現「經遠號」靜躺在12公尺深的海底中,呈倒扣狀態,長眠124年的「經遠號」艦體已被海底淤泥所覆蓋。
隨後水下考古隊在艦體外側進行抽沙作業,發掘清理出水文物,經清理後發現了懸掛在艦舷外壁的木質金漆的「經遠」字牌,確認沉船為「經遠號」,考古團隊從「經遠號」中撈出逾500件文物,包含鍋爐、毛瑟步槍子彈、砲彈、陶瓷等物品武器,甚至還發現部分未見於紀載上的砲彈,推測為海戰爆發前緊急添置的武器裝備。
清委託德造船廠所建 在黃海海戰戰沉
這是繼2014年發現北洋水師「致遠號」後,再次發現的甲午海戰沉艦;經遠級裝甲巡洋艦為清廷委託德國「伏爾鏗造船廠」(Vulcan AG)所建,有「經遠號」、「來遠號」兩艦,1887年加入清廷的北洋水師。
189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9月17日清日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進行決戰,大戰期間經遠中彈甚多,管帶(艦長)林永昇及大副陳榮、二副陳京瑩先後戰死,「經遠號」陷入一片火海,大火漫延至彈藥庫爆炸沉沒,200多名官兵隨船沉沒,全艦僅有16人生還。
長眠124年的「經遠號」。(圖擷自微博)
長眠124年的「經遠號」。(圖擷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