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饞不易長命?美研究:進食頻率高恐縮短預期壽命
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研究指出,進食頻率高,如2餐間夾雜零食,預期壽命將受影響縮短。示意圖。(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附隨機構國家老齡研究所(NIG)最新研究指出,2餐間隔時間越長,平均壽命隨之增加,反之若進食頻率高,如2餐間夾雜零食,預期壽命將受影響縮短,研究發布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團隊將將292隻雄鼠分為2個飲食組,第1組採用天然食物,純化的糖份和脂肪含量較低,蛋白質和纖維質含量高,第2組則攝取高糖、高油的食物,團隊再將這2組分別細分成3個小組,第1個小組可以整天都獲得食物,第2小組則是攝取比第1小組少30%熱量的食物,第3個小組每隔24小時吃1餐,但獲得的熱量與第1小組每天吃下的熱量相等。
研究發現,不論攝取的食物熱量多寡、種類為何,2餐間隔時間越長平均壽命也就隨之增加,每24小時吃1餐的老鼠體內器官的衰退速度、病變機率都比其他組別之老鼠更為優異,未來將把實驗擴大至使用雌性老鼠甚至是其他動物,藉此找出維持人類健康的飲食模式。
觀看研究原文請點擊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