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捕鯨船返航 獵殺333頭小鬚鯨
3艘日本捕鯨船自南極海捕抓333頭小鬚鯨後,今日上午返回日本下關港。小鬚鯨為鯨鬚科中體型最小者,雖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無危物種。不過牠們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保護,禁止其貿易。(法新社)
[編譯羅綺/綜合報導]今(31)日上午3艘日本捕鯨船,自南極海捕抓超過300頭鯨魚後,返抵日本下關港(Shimonoseki port)。日本官員表示,這次捕鯨過程中,沒有遇到保育團體的抗議。
日本是鯨肉的主要消費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以鯨肉作為主要肉食。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禁止商業捕鯨,日本也是相關公約的簽署國之一,但屢次利用於公約容許捕鯨作為「科學研究」的漏洞,進行大規模捕鯨,再把鯨魚肉當作食物賣出,遭指控嚴重破壞海洋生態。
法新社報導,去年11月日本無視世界各國的反對聲浪,仍以科學研究之名,派出5艘捕鯨船前往南極海(Antarctic Ocean)捕獵小鬚鯨(minke whale)。今天上午,包括母船日新丸(Nisshin Maru)在內的3艘捕鯨船,已返回日本西部的下關港。
日本水產廳(Fisheries Agency)發布聲明表示,船隊按照計畫捕殺333頭小鬚鯨(minke whale),過程中沒碰到任何反捕鯨倡議者的阻撓。
過去日方捕鯨船曾多次與動保團體「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發生衝突,該組織以危險的抗議行動聞名,包含撞擊捕鯨船、用繩套住螺旋槳、丟擲臭彈騷擾船員等方法阻止日方捕獵。
但是去年海洋守護者宣布,因日本政府計畫出動軍事裝備保護捕鯨船,在無法與日本軍力及財力對抗的狀況下,本季無計畫發動海上抗議。
對於外界的指控,日本政府反駁:捕鯨是深入研究鯨魚行為與生理構造的必要方法,捕鯨的目的是從保護鯨魚的觀點出發,以及調查鯨魚的數量。但日方並不掩飾被捕的鯨魚經常淪為盤中飧的事實,並呼籲他國應相互尊重各自的飲食文化。
對此,澳洲及紐西蘭等國家皆曾強烈反對日本的捕鯨行為,亦指控其理據薄弱,科學研究可用非傷害性的行為進行,而無須進行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