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法界看法》殺幼條款 恐成凶手尋死方式

2016/04/14 06:00

〔記者張筱笛/台北報導〕女童「小燈泡」遇害身亡,國民黨立委王育敏等人提案修法,故意殺害未滿12歲兒童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邀集法學專家舉行公聽會。桃園地方法院法官錢建榮表示,不論是捷運隨機殺人,或隨機殺害北投國小女童案,正是凶手「把殺人當成尋死的方式」,死刑不能嚇阻殺人,反而促成更多人被殺,立委增修看似保護兒童的「殺童條款」,反倒成為致兒童於死地的凶器,「這是錯誤立法」。

法務部檢察司長林邦樑指出,增訂殺童行為處死刑或無期徒刑,恐限縮法官裁量空間,且各國立法例上,也未以被害客體為兒童而特別加重刑罰;但基於保護幼童與社會安全考量,修法上有研酌空間。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賴擁連說,弒童案件增訂死刑或無期徒刑,對嚇阻犯罪的效果有限,應回歸刑法271條殺人罪,強化法官對於判處死刑的心證,無需再增列殺童條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