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戀童癖外觀無症狀」應教孩子辨識不當性接觸

2015/05/14 06:00

〔記者蔡宗勳、林惠琴/綜合報導〕中正大學犯防系教授鄭瑞隆表示,戀童癖患者,從外觀看不出其症狀,而且再犯率很高;為避免發生戀童傷害事件,家長平日應特別留意孩子是否被不當性接觸,如摸生殖器官、親吻等,才能及時遏阻傷害擴大。

鄭瑞隆說,戀童癖分為先天性固著型與後天退化型,先天性固著型患者在長大後,往往不願意與同齡者交往,反而喜歡和幼童玩在一起,後天退化型則因性挫敗等因素,轉而將幼童做為其性交及愛戀對象,不過兩者從外觀上都難以辨識其有戀童傾向。

他表示,戀童癖療癒狀況並不是很理想,不少戀童癖受刑人雖接受治療,但服刑期滿評估時,往往因再犯率高,只能繼續接受刑後治療,雖然如此,戀童癖者還是要勇於面對、接受治療,避免發生自誤傷人事件。

開業精神科醫師、台北市暨新北市性侵害加害人防治評估小組委員楊聰財則表示,「戀童癖」屬於「性偏好症」的一種。臨床經驗顯示,戀童癖患者以男性居多,加害者主要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小時候曾經遭受類似的對待,卻未能及時獲得輔導、導正觀念,長大後,從受害者轉變為加害者;另一種是挫折激起控制慾,進而將目標轉向容易征服、聽話的幼童,他們會偽裝成親切的長輩,以糖果或金錢利誘性徵尚未發育的幼稚園或小學學童,爭取獨處空間,再經由猥褻或性侵方式達到性滿足,藉此獲得權力感、覆蓋負面情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