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部政次陳明堂:馬英九一時之仁 戒治毒犯成監所責任
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記者項程鎮攝)
〔記者項程鎮、王寓中/綜合報導〕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昨天表示,馬英九總統當法務部長時,因好心「一時之仁」,當時衛生署不要收容的毒品犯,法務部都收進來,目前毒品犯佔收容人40%以上,所謂「法務部只會關人、不會教人」,雖是錯誤觀念,但教化毒品犯要靠衛福部幫忙,毒品犯不能只關在戒治所,陳明堂呼籲外界「不應打趴矯正系統」。
對於「一時之仁」的說法,總統府昨天表示,對個人意見沒有評論。
時任法務部長 界定吸毒是病人
資深檢察官回憶,吸毒者過去被認為是罪犯,馬英九當部長後,引進國外新觀念,把吸毒者界定為病人,也促使早期的「肅清煙毒條例」,翻修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政府應增設專業的戒治處所,提供醫療設備協助毒犯戒癮。
資深檢察官認為,新觀念的引進需要錢和人來落實,衛生機關推說沒錢沒人,本是過渡性由矯正機關接手戒治毒犯,後來卻落在矯正署身上。
推新制沒錢沒人 法部接燙手山芋
根據矯正署最新統計,我國監所目前總收容人數為6萬2098人,其中涉及毒品案件2萬8542人,佔全體收容人45%以上;警大行政管理系教授許福生表示,美國監所管理員與收容人比例為1:4.8,台灣為1:13,我國管理人力嚴重不足。
中正大學犯防系主任許華孚表示,國外監獄也有超收問題,全亞洲監禁率最高的是新加坡,其次是台灣,台灣目前刑期6月以下,可處罰金或社會勞動役,建議改為一年以下;至於毒品觀察勒戒是否應在監獄做,也應重新思考。
中正大學犯防系副教授曾淑萍昨天指出,矯正署應建立假釋審查指標,監獄的假釋審查會議平均一個案子不到一分鐘就需做出結論。
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昨天召開獄政革新座談會,邀請法務部、矯正署及學者專家參與討論;矯正署指出,未來假釋將對連續性、重大暴力犯罪、故意脫產等收容人從嚴審核,如為初犯、過失犯、惡性輕微等情形將從寬假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