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辭典/仁波切和藏傳佛教

2007/07/24 06:00

●「仁波切」一詞是西藏語的音譯,原意是指珠寶、寶貝,之後才延伸為「人中之寶」的意思,西元13、14世紀時,仁波切更被用來稱呼擁有高度權勢的政治人物,直到最近約100年,「仁波切」才用來專指轉世活佛。

●佛光大學佛教系主任劉國威指出,所謂「藏傳佛教」,是指7世紀開始從印度傳入西藏的佛教系統,後來慢慢與西藏文化相結合,而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佛教,長久以來,藏傳佛教被人認為是深具神秘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有些人把它稱為「密宗」或「喇嘛教」,1990年之後逐漸在台灣活躍。

(記者郭顏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