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讓孩子了解 有付出才能獲得」
2016/11/11 06:00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高雄傳出有男大生因同學開好車,要求家人買賓士車讓他代步,男大生卻酒駕撞死人,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昨天表示,孩子間愛比來比去提出要求,父母親應該先理解孩子擔心或在意的原因是甚麼,而不是一味地滿足孩子的需求,或是一口回絕。
陳麗如舉例說,如果孩子希望跟同學買同樣的名牌球鞋才不會被笑,那就要問孩子,同學是看你穿甚麼鞋子,才決定要不要跟你做朋友嗎?還是你希望交甚麼樣的朋友?透過引導,讓孩子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陳麗如強調,不是為人父母就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欲望,例如國中生想買三千元的球鞋,那就一起計畫如何存到三千元,這名男大生想買超出經濟能力的車,那麼父母也應跟孩子討論,如何存到足夠的錢,要訓練孩子先付出才能獲得,要為自己的欲望負責。
陳麗如說,如果父母毫無計畫的滿足孩子欲望,可能會養成孩子愈要愈多,到最後滿足不了孩子,現代商業廣告隨處可見,導致孩子物質欲望也越來越高,怎樣化危機為轉機,趁機教導孩子建立正確觀念,也正考驗著家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