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銘洋:大法官人事案延宕 影響人民釋憲權利保障
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今天在今年度大法官研討會中指出,立院同意權行使延宕影響人民釋憲權利保障,也對憲法訴俢法對憲政體制帶來衝擊。(記者楊國文攝)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憲法法庭今年9月、10月,分別對37名死囚釋憲案判決只適用「情節最嚴重的犯罪」等「嚴格審查標準」情形下才可判死、立院職權行使法等國會改革法案大部份違憲,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今指出,當前憲法法庭面臨的挑戰,眾所皆知,立法院對大法官同意權的行使,其延宕結果不僅造成司法院人事正常運作的妨礙,更直接影響包括人民在內及時獲得釋憲權利保障的機會;同時,目前在立院的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將會對我國憲政體制帶來衝擊,盼審慎為之。
司法院今天上午9時起,在法官學院舉辦「司法院大法官113年度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憲法審查原則的回顧和展望」,議題為4個憲法審查的核心原則,包括「比例原則」、「平等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和「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回顧與展望。除「主人」謝銘洋、大法官外,與會來賓包括最高法院院長高孟焄、前大法官黃虹霞、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各廳處長等。
謝銘洋致詞指出,憲法賦予大法官解釋憲法的職權,大法官透過憲法審查制度以國家最高規範的視角,檢驗法律及各項國家公權力行使的合憲性,目的是為了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以及維護國家自由民主的憲政秩序。
大法官在釋憲實務上經由個案審理並逐步發展出各項「審查基準」,學界據此整理出釋憲或憲法訴訟案件的憲法審查原則,大法官也透過憲法解釋與個案裁判的詮釋,嘗試賦與我國憲法審查原則新的意義,以因應世代變遷,契合社會脈動。
謝銘洋表示,比例原則等4個重要的憲法審查原則,歷經長期釋憲實務運作,已在保障人權和維護憲政秩序方面,共同構築起保護人民基本權利與穩健國家法秩序的框架。同時,為因應未來科學的進步及全球化發展,例如AI智能科技的躍進、全球氣候變遷、原住民族或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乃至於跨國或跨境法律議題,將使這些憲法審查原則在相關憲法訴訟案件中的審理運用必須更加深入並賦予新的意義,依此來匡正國家法律及公權力行使的合憲性,這是新的課題,也是新的挑戰。
謝特別指出,我們也要正視當前憲法法庭所面臨的挑戰。立法院對大法官同意權的行使,其延宕的結果不僅造成司法院人事正常運作的妨礙,更直接影響了包括人民在內的及時獲得釋憲權利保障的機會,同時,目前在立法院的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將會對我國憲政體制帶來衝擊。
謝認為,憲法是國家法秩序的制高點,也是架構我國憲政秩序權力分立與制衡的礎石,但憲法法庭依據憲法訴訟法是具體落實憲法最高規範性的重要途徑,期待立法院對於憲法訴訟法的修法,務必審慎為之。(13:2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