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幼兒園被控餵毒案36幼童毛髮未檢出巴比妥 全案尚未偵結
新北檢警偵辦新北市板橋區一家幼兒園被控餵毒案,檢方共採集36名幼童毛髮送請法務部調查局檢驗,檢方今日公布毛髮檢驗報告,結果並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及「苯二氮平類藥物」,但全案尚未偵結。(資料照)
首次上稿:15:12
更新時間:15:18(新增檢方說明)
〔記者王定傳/新北報導〕檢警偵辦新北市板橋區一家幼兒園被控餵毒案,報案幼童人數38人,有2人不願意採驗毛髮,檢方共採集36名幼童毛髮送請法務部調查局檢驗,檢方今日公布毛髮檢驗報告,結果並未檢出「巴比妥類藥物」及「苯二氮平類藥物」,但全案尚未偵結。
此外,部分幼童有驗出Acetaminophen、Dextromethorphan、Pseudoephedrine、Ephedrine及Methyl-ephedrine藥物反應,惟該等藥物均是常見感冒藥成分。
檢方表示,本案毛髮檢體是以「液相層析高解析質譜法」、「液相層析串聯質譜法」進行二階段確認檢驗,具有高度準確性,不會有一般醫事檢驗使用「免疫法」進行毒品篩驗時,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交互反應(cross-react)」,進而產生「偽陽性」或「弱陽反應」等問題發生。
檢方並表示,因毒品毛髮鑑定程序繁複,且毛髮中殘留毒品濃度極低,需以高階精密儀器方可鑑定確認,目前國內僅有少數機關建立毛髮鑑定相關技術;惟近年我國並未發生本案「巴比妥類」毒品濫用情形,各毒檢機關極少有檢出案例,所以「巴比妥類」毒品檢驗非屬毛髮檢驗例行受理的檢驗項目,故於鑑定前需另對該等非例行檢驗項目的品項進行方法確校、標準品回測等步驟,以確保鑑定品質。
檢方最後指出,本案檢體較多,感謝調查局5月底受理本案第一波毛髮檢體起即暫停休假,研發巴比妥類項目等毛髮檢驗方法,並完成確校、標準品回測等驗證程序後,為本案檢體的實際鑑定;因毛髮鑑定案件程序繁複,涉及採樣、分段、清洗、乾燥、破碎、溶離、萃取、分析、判讀、再確認及製作鑑定書等程序,正常程序至少需費時3個月,惟為使家長盡速得知檢驗結果及彌平爭議,調查局同仁以最速件辦理,而於最短時間完成本案毛髮鑑定工作。
本案起因今年4月間,數名家長發現幼童有脾氣暴躁等異常情況,且有幼童稱有老師給予不明藥物,家長遂帶幼童到醫院驗尿,驗出有第三級毒品「巴比妥」反應,家長認為老師是經過園長授權,餵食幼童藥物而報警處理。
新北檢在5月15日接獲警方報告後,立即分案,由3名檢察官組成專案小組指揮警方偵辦,之後除聯繫家長採集幼童毛髮送驗,亦發動2波搜索並約談園長、老師等9人,訊後諭令8人2萬元至5萬元不等金額交保、1人請回,全案尚在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