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司法院擬增「新聞及法治宣導處」立法院司委會通過初審

司法院說明增設新宣處的必要。(記者吳政峰翻攝國會頻道)

司法院說明增設新宣處的必要。(記者吳政峰翻攝國會頻道)

2021/04/21 13:24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司法院認為司法信任度不佳,起因為社會大眾對法律的誤解,因此決定整合「發言人室」及「加強司法與社會對話推動小組」,成為正式單位「新聞及法治宣導處」,已提出「司法院組織法」修正案,送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議,立委們對於新單位頗多意見,但仍通過初審,送院會進行後續討論。

司法院指出,現行發言人室職掌「本院重要政策新聞聯繫發布、政策宣導」等事項,「加強司法與社會對話推動小組」則藉由法治教育推廣及多元社群經營,將法律知識以白話方式傳遞予民眾,二者息息相關,功能、資源有部分重疊,為協調整合現有資源,提升司法行政效率,正確傳遞司法政策與重大輿情即時回應,同時因應「國民法官法」將於2023年1月1日施行,需積極推廣法治教育及政策溝通,全面加強司法與社會的多元對話,決定修正司法院組織法第九條,把兩者整併為正式單位新宣處。

司法院解釋,未來的新宣處掌握司法相關輿情蒐報研析,即時協調處理重大輿情回應,對外強化新聞聯繫發布,對內協調所屬各機關的新聞處理,使民眾能夠輕易且正確地理解法院裁判及司法新聞;將刻正推動之重要司法改革政策,得以積極、正確地傳遞予民眾,使司法能夠充分與民溝通,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賴。

國民法官制度將於2023年上路,為提升國人對於制度的理解與認同,新宣處將進一步整合各類媒體的宣導管道、擬定多元傳播策略,進行分齡、分眾、分階段,有計畫、有效率的宣導推廣工作,以利「國民法官制度」能夠穩健上路、順利施行。

而2017年成立的「加強司法與社會對話推動小組」已有一定成效。未來整併入新宣處,將有效利用資源,致力傳遞司法政策、司改進度及司法人權與程序正義等法律核心概念,建立與社會全面接觸、積極對話的互動機制。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認為,對話的目的是「我講你聽、你講我聽」,不是單向向民眾宣導,要求民眾接受,司法院不能假裝自己做得好,法官信任度低迷都是因為民眾誤解,為何有法官會被評價為恐龍或奶嘴?就是不了解社會在做什麼,傾聽民眾聲音才是重點。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則說,司法院上個會期的宣傳費用編列1.2億元,被凍結5000萬元,因為民眾對大內宣反感,我們目前財政不寬裕,司法院還要新增新宣處大撒幣,會被民眾認為是浮編,為何不統一編入公關處即可?她譴責黑機關漂白。

民進黨立委江永昌認為,判決原本交付給書記官製作成正本後,應儘速公開上網,供外界檢視,亦是司法公正性的展現;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表示要先正己,宣傳才有效,若司法院不從內部改革起,砸再多錢宣傳,人民都不會相信。

司法院祕書長林輝煌解釋,因為法律宣導非常專業,與公關處負責聯繫國會及禮賓接待的功能取向不同,故有新增新宣處的必要,但新單位不會增加人力員額與支出,無預算浮編的疑慮。他表示,希望立法院能解凍「國民法官法」的宣傳費用5000萬元,若解凍,將不會把錢拿來設計桌遊、手遊、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宣傳項目。

雖然委員對新宣處的增設與預算解凍有所質疑,最後仍同意出委員會,送請院會審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