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蔣日記」文物歸屬?高院勸和解:早日讓重要文物獲妥善保存
國史館對蔣家後代提起民事訴訟,提告確認「兩蔣日記」等文物所有權歸屬,高等法院今開庭,承審法官勸說雙方和解,早日讓這些重要文物獲得妥善保存。圖為桃園慈湖兩蔣文化園區的前總統蔣中正銅像。(資料照,記者陳鈺馥攝)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兩蔣日記」等大批蔣家文物誰屬,引起關注。國史館對蔣孝嚴、蔣友梅等蔣家後代提起民事訴訟,提告確認「兩蔣日記」等文物所有權歸屬,一審判決蔣中正、蔣經國兩位總統任內的235項文物歸國家所有,其他部分歸蔣家繼承人共有,蔣家人不服提起上訴,高等法院今開庭,承審法官楊博欽認為,這些蔣家文物都是相當珍貴且有保存價值,勸說雙方和解,早日讓這些重要文物獲得妥善保存。
高院今天召開準備庭,蔣家人及國史館代表都未出庭,委由辯護律師答辯,由於台北地院審理期間,認為因涉及蔣家隱私及相關機密內容,而以不公開審理方式進行,法官楊博欽先詢問雙方就審理方式有無意見,雙方均表示無意見,可望均可公開審理。
蔣家、國史館接著針對《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中對於任職期間那些文物應歸國有、那些應屬私有,進行討論。
蔣家律師主張,私人行程的文物不屬國史館所有,應屬蔣家人所有,國史館律師則主張,蔣中正、蔣經國任職期間參與各項行程、事務相關文物都應歸屬國有。
法官楊博欽請雙方對於文物清冊進行整理,釐清蔣家人主張私有的文物有那些,法官也詢問目前兩蔣日記等文物的狀況,國史館回應表示,目前文物仍在美國,已在美進行相關訴訟,今年10月美國法院將開庭。
法官楊博欽庭末語重心長說,這些蔣家文物都是相當珍貴且有保存價值,雙方應避免使用針對性的文字用詞,若早日和解可讓文物的所有權歸屬儘早確定,文物能被妥善保存。
對此,國史館的律師表示,願與蔣家人「調解」,強調這些文物是國家的就應歸還國家,若是私人的,國史館不會堅要求收歸國有;蔣家律師指出,是否進行調解程序,將和當事人討論。
前總統蔣中正在世時,從1962年起,逐年將日記、總統府文件等文物交付給兒子蔣經國保管;蔣經國則將這些文物,連同自己從1938年至1979年製作的日記,一併交付兒子蔣孝勇保管,蔣孝勇將兩蔣文物掃描成微縮膠卷後,全數交給妻子蔣方智怡保管。蔣方智怡於2004、2005年間與史丹佛大學簽約,託付保管兩蔣文物及膠卷等物50年。
國史館於2015年對蔣家繼承人蔣方智怡、俞蔣孝章等16人提告確認文物所有權後,先對蔣孝剛撤告,再與蔣方智怡等8人調解,最後剩蔣友梅、蔣孝嚴、蔣蕙蘭、蔣蕙筠、蔣萬安、陳忠人、丘如雪等7人。
去年6月,台北地院判決蔣中正、蔣經國兩位總統任內的235項文物、掃描保存的80捲膠捲歸屬國有,非任內的232項文物則歸蔣家繼承人共有。蔣家人不服,提起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