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盜採牛樟菇辯傳統 法官打臉判刑9月併罰30萬
牛樟菇產自森林,價格昂貴。(記者黃明堂攝)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李姓卑南族人在森林從開洞的牛樟樹內盜採牛樟菇,辯稱是在傳統領域進行傳統採集,但被法官打臉!他是在布農族傳統領域採,原住民也無使用牛樟菇的傳統,且逾越自用,依違反森林法判9月徒刑,併罰30萬3000元。
李某有2次違反森林法前科,107年5月22日延平事業區第14林班地,以頭燈探照牛樟樹洞搜尋牛樟菇,再進入樹洞,在現場利用刀子削成之木頭及徒手刮取之方式,竊取牛樟菇220.5公克。
李某被警逮後坦承採取行為,但辯稱自己是卑南族原住民,為治療膝關節及腰部疼痛之己用,在卑南族傳統領域內採取森林副產物,依大法官釋字第777號、第605號解釋及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條第3項、第19條及森林法第15條第4項規定,不構成犯罪。
台東地方法院審理及花蓮高分院二審抱持相同見解,均認為依法並非原住民在原住民族地區採集野生植物,全然不受法律之規範,原住民族於傳統領域內採取森林產物、野生植物及菌類,除須具有原住民族身分,並符合傳統文化、祭儀、自用等目的及非營利行為。
法官傳訊對傳統領域、民俗文化有研究的原住民作證,確認牛樟菇非原住民族生活慣俗所需要之物,且牛樟菇是保育類植物,不能挖取。
被告竊取牛樟菇的行為地,位於延平鄉阿撒汗段,屬原住民族布農族早期至今之傳統領域範圍,是延平鄉永康部落(布農族)及鹿野鄉永昌部落(阿美族)傳統領域,被告並非布農族或阿美族原住民,而是卑南族原住民,不得主張對本案行為地有依其傳統領域採集菌類、森林副產物之權利。
辯護人提出96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後續計劃、卑南族史篇、台灣的原住民卑南族等資料要佐証辯詞,但法官認為僅能證明原住民族於近10多年有食用牛樟菇解酒之方式,均未能證明卑南族人有食用牛樟菇治病之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