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美麗山田計畫 師生共學編織工藝

花蓮縣富世國小於年初實施「使命式」課程,帶著學生走出校園重返部落,與耆老及工藝師對話,試著找回太魯閣族最正統藤編技藝。(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富世國小於年初實施「使命式」課程,帶著學生走出校園重返部落,與耆老及工藝師對話,試著找回太魯閣族最正統藤編技藝。(記者王峻祺攝)

2015/10/20 17:25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坐落在知名花蓮太魯閣山腳下的富世國小,一旁有著孕育山林的立霧溪,遠眺前方更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校長梁衍忠為讓孩子回歸山林教育,啟動「美麗山田計畫」,邀請工藝師與師生共作共學,將太魯閣族藤編技藝融入校園環境,營造原民自然美學。

過去與山林為伍的太魯閣族祖先,利用黃藤編織藤器作為生活用品,從打獵用的刀柄、陷阱,亦或揹籃至房舍,無所不見藤編智慧,富世國小於年初實施「使命式」課程,帶著學生走出校園重返部落,與耆老及工藝師對話,不僅期盼回歸傳統,更要找到「正統。」

「取之山林、用之山林,更要回饋山林!」校長梁衍忠接任校務後,與孩子一同實踐「正統」,深怕族人的智慧文化隨著時間洪流消失,決定與總務主任劉育文啟動「美麗山田計畫」,根植太魯閣部落傳統課程,傳承富世社區的藤編美學。

梁衍忠指出,正統文化難找尋,若不趁現在向耆老虛心請益,再過幾年恐將斷根,為讓孩子找回學習傳統文化的笑容,今年將用師生手作藤編裝飾校園,並讓山林繚繞古調歌謠。

六年級的李敏萱及胡嘉恩雖身為太魯族人,卻從未學過藤編,一見工藝師都姆恩‧馬邵及劉默君的教學後,竟熟練地一上一下專心交錯藤線,手腳俐落、毫不生疏。

都姆恩‧馬邵說,這就是族人的潛力,藤編雖需具備耐心及邏輯,但只要長期與山林結合,就能領悟來自大自然的編織技法,無形中變化更多花樣,藉由興趣及創新表現,讓學生進一步認同自己的族群文化。

校長梁衍忠(右二)為讓孩子回歸山林教育,啟動「美麗山田計畫」,邀請工藝師與師生共作共學,將太魯閣族藤編技藝融入校園環境,營造原民自然美學。(記者王峻祺攝)

校長梁衍忠(右二)為讓孩子回歸山林教育,啟動「美麗山田計畫」,邀請工藝師與師生共作共學,將太魯閣族藤編技藝融入校園環境,營造原民自然美學。(記者王峻祺攝)

藤編工藝師劉默君專心為孩子示範如何固定編繩。(記者王峻祺攝)

藤編工藝師劉默君專心為孩子示範如何固定編繩。(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富世國小師生重啟藤編課,未來將手作藤編裝飾校園,並讓山林繚繞古調歌謠。(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富世國小師生重啟藤編課,未來將手作藤編裝飾校園,並讓山林繚繞古調歌謠。(記者王峻祺攝)

過去與山林為伍的太魯閣族祖先,利用黃藤編織藤器作為生活用品,從打獵用的刀柄、陷阱,亦或揹籃至房舍,無所不見藤編智慧。(記者王峻祺攝)

過去與山林為伍的太魯閣族祖先,利用黃藤編織藤器作為生活用品,從打獵用的刀柄、陷阱,亦或揹籃至房舍,無所不見藤編智慧。(記者王峻祺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