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警報發放線縮至24浬 國防部:不會讓共軍如入無人之境
中國海警船昨侵擾我國限制水域,金門海巡艇一對一對應,並蒐證後驅離。(金門海巡隊提供)
〔記者黃靖媗、涂鉅旻、吳正庭/綜合報導〕國防部重新令頒「防空警報發放實施規定」,將防空警報發放線從過去距離本島沿岸七十浬(一二九.六四公里),縮短至廿四浬(四十四.四四公里)。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未否認,強調國軍會用嚴密手段判明中國意圖,不可能讓共軍如入無人之境,會做必要應對措施。
我國防空警報發放與否,主要依照國軍內部的「防空警報發放實施規定」,過去以距離台灣本島沿岸七十浬為基準,但外傳國軍已重新令頒將基準線內縮為廿四浬,民眾聽聞警報後可避難的時間,可能只剩三分鐘左右。
顧立雄昨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前受訪回應,這主要是源於敵情威脅,現在中國基於挑釁態度,不斷越過台海中線,升高敵情態勢,破壞台海區域和平穩定的現狀。
顧立雄強調,國軍當然會用嚴密手段來判明中國的意圖,適時應對、應處,不可能讓共軍如入無人之境,會做必要應對措施。
學者:隨情勢調修 有必要性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表示,國軍「防空警報發放實施規定」發放標準已年代久遠,源自於冷戰時期的台海中線劃設為考量,與「國際法」精神及我國當前空情不符。另外,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機「地毯式轟炸」空襲,已不復見於現代戰場,而是以飛彈等精準彈藥為主,國軍隨著科技、當前情勢調修規範,有其必要性。
蘇紫雲表示,空軍作戰指揮部對於防空警報發放與否,還會判斷現為「承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以及他國飛行器是灰色地帶襲擾,還是軍事目的襲擊,在空作部的把關下,民眾不必過度擔憂,且我國的大樓防空避難空間,可容納三千萬至四千萬人,是台灣人口的一.五倍,但政府可以強化避難指引的制定,使其在緊急狀況發生時更具操作性,同時也可比照歐盟強化民力、軍力整備,應對中國、俄國造成的新威脅而制定的「歐盟準備法」,精進相關規範。
中國海警又擾金門海域
另外,金門南面海域昨天又出現四艘中國海警船闖入我國的限制水域,海巡署立即調派四艘巡防艇,採一對一的平行監控對應,全程廣播示警並蒐證驅離,中國海警船在歷時約兩小時十分鐘後才駛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