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冷眼集》叛國投共的這條線

所謂的「黃埔」建校百年校慶,在社會議論勸阻下,仍然有退伍將校執意接受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邀請,前往廣東參加紀念活動。(圖擷取自網路)

所謂的「黃埔」建校百年校慶,在社會議論勸阻下,仍然有退伍將校執意接受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邀請,前往廣東參加紀念活動。(圖擷取自網路)

2024/06/14 05:30

記者鄒景雯/特稿

六月十六日,是所謂的「黃埔」建校百年校慶,在社會議論勸阻下,仍然有退伍將校執意接受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邀請,前往廣東參加紀念活動;當代台灣人應該如何看待這類特定人士接續的言行,其實有一條線非常的清楚,一旦逾越了,就是叛國投共,可不只是區區的統戰與認知作戰而已。

面對以「黃埔」為標榜者,我們如果僅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國安法相關規範來進行呼籲與約束,這是對這個群體的不敬,也是輕怠了他們的責任。畢竟這些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們自幼就讀軍校,學成做為職業軍人,最高曾官拜上將,屆退後所享有退輔制度,年改後甚至優於公教人員,稱其一輩子為民脂民膏所潤澤,並不為過;國家給予這樣的階層特殊待遇,唯一的任務就是保家衛國、效忠人民,即使解甲歸田,就此職責,仍當有高於普通庶民的節操與認識才對。

基於上述最起碼的標準,或可以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生前多次前往中國參加抗戰活動做為一個對照。郝氏做為出生在中國、之後在台灣一度成為軍事強人的一個世代變遷中的代表,他的原鄉認同與圖騰性,相信當今沒有一個「黃埔」能宣稱可以僭越。這一號在思想與情感上與大家這麼不同的人物,當重回中國土地時,大抵上他並沒有失去其一貫的信仰座標。

首先,郝柏村堅持反共,不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當性與中國共產黨的史觀。例如,二○一四年他到北京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去參觀,拒絕中國官員的陪同,看到館內介紹寫著「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他當場強調八年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連館內解說員的若干「片面之詞」,他也一再吐槽糾正,還要對方拿出「共赴國難宣言」來見真章。其次,郝柏村效忠中華民國,儘管主張和平統一,但還算是守住了「憲法一中」,屬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絕不是投降被統、被併吞、被消滅。例如二○一七年他到南京去參訪座談,張小月時任陸委會主委,委託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與郝柏村方面溝通,根據李文忠描述,當時郝柏村私下承諾了三個原則,分別是不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招待、不進入對方的官署,以及不接受媒體的訪問批評中華民國政府。事後驗證,他沒有踏過底線。

這兩次去訪,一次是國民黨馬英九執政,一次是民進黨蔡英文主政,不同政黨當家,郝柏村差別不大,捍衛了他黃埔的校長,以及他心中的中華民國。這是十年內的事情,今天我們倘若以這些記憶猶新的「老黃埔」示範,做為訓令這群「小黃埔」赴中的準繩,誰曰不宜?說白了,郝柏村當年履行的三不原則,正是一道是否投共叛國的邊界;黃埔若堅守不住,成為紅軍工具,還有臉回台見親友袍澤?這個開放社會將正告他們:絕對沒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