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稱開放台灣文旦》未收檢疫通知 我籲回兩岸平台
中國海關總署昨表示將重新開放台灣文旦輸入,農業部防檢署昨表示尚未收到對方訊息。(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中國前天宣布將重新開放台灣文旦輸入,我國迄今尚未收到中國檢疫條件通知,準農業部長陳駿季呼籲中國應回歸兩岸動植物防檢疫平台確認;貿易學者表示,中國市場近年充滿人為干預的不確定風險,我國除加強生產管理,應持續開拓與經營中國以外市場。
美國眾院前議長裴洛西前年八月二日訪台,中國旋即於當年八月三日宣布暫停我國柑橘類含文旦等水果輸入;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近日率藍委訪中,中國宣布將重新開放文旦輸入,外界擔憂,是否可能循去年釋迦模式,僅告知我方可輸入的特定供果園、包裝場,卻未告知檢疫條件。
學者:中國市場風險高
陳駿季回應,尚未收到通知前,不做任何猜測,農產貿易牽涉檢疫認定,我國農產品輸出到其他市場,都是由防檢署和該國檢疫機關確認檢疫條件,中國應於兩岸平台和我方討論;他也強調,農業部重視每一個外銷市場,今年也會持續開拓高端市場並提供輔導獎勵措施。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表示,中國近年動輒暫停台灣農漁產品輸入,但禁運理由不是沒科學證據、就是用少許個案將所有產品禁運,之後又因特定政黨人物開放,「用意非常明顯!」他指出,農民仍得考量中國市場資訊不透明、不穩定等高度風險,持續深耕中國以外市場。
楊明憲說,中國市場靠近台灣,且兩岸消費習性接近,正面看待中國重新開放文旦輸入,但農產品外銷還是要回歸國際貿易的檢疫機制,包含應有科學證據與標準,雙方持續溝通並彼此提供資訊。
我已開發加、英等新市場
台南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表示,台灣文旦品質好,本來就可銷到全球,多了中國通路樂見其成,但中國尚未公布明確檢疫條件,農民也會擔心中國市場再度暫停,仍在觀望,這兩年因中國禁運,已開發加拿大、英國等新市場,「不會因為中國又開放,就放棄其他市場。」
據統計,文旦九成以上都是以內銷為主,去年文旦外銷約二八二二噸,主要銷往港、星、韓、加、日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