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豬標章、貼紙 性質不同

台灣豬標章與台灣豬貼紙比較
〔記者李欣芳、吳書緯/台北報導〕明年元旦起將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行政院推出「清楚標示」等五大管理措施,不過因農委會與衛福部分別推出「台灣豬標章」、「台灣豬貼紙」,兩者外觀相似,有業者感到混淆。行政院昨表示,兩者性質不同、不會混淆,農委會的認證標章需經申請,符合條件才會獲得標章;衛福部貼紙僅單純區別是台灣豬或進口豬。
立委:食安不能只靠業者良心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提醒,「政府不應多頭馬車」,農委會的台灣豬認證標章需要業者申請後才發出,衛福部的台灣豬貼紙卻是主動提供、業者自主管理,發放方式不同、令人混淆;而貼上標章是一回事,有無落實檢驗又是另外一個部分。洪指出,食品安全衛生不能只靠業者的良心,應該統一規範業者、落實檢驗,才有辦法讓消費者放心。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受訪認為,政府分工權責不同,產地標示由農委會負責,台灣豬認證標章就像是食材履歷,需要溯源認證,有其法律責任,所以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含有一定檢證基礎。衛福部管餐廳、食品販售地點,衛福部的台灣豬貼紙只是廠商的自我標示、自我表達。
行政院表示,農委會的標章需經申請、審查、認證,符合可溯源的條件才會獲得標章;衛福部的貼紙是提供店家可自主、清楚標示,分別台灣豬與進口豬,攤商可於網站下載自行使用,兩者並不會有混淆狀況。
農委會官員指出,農委會的台灣豬標章是產地證明標章,與衛福部的台灣豬貼紙標示豬肉產地性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