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陣雨

臺北市 14-14 ℃

焦點評論》艦長的決斷

敦睦艦隊支隊長陳道輝少將前天透過電話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的陳詞,可以看出承受極大的精神煎熬,呵護官兵的心情也無人會懷疑。圖為2011年一月間時任康定艦長陳道輝(右)與西寧艦長、哥哥陳道興(左)接受媒體訪問。(資料照)

敦睦艦隊支隊長陳道輝少將前天透過電話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的陳詞,可以看出承受極大的精神煎熬,呵護官兵的心情也無人會懷疑。圖為2011年一月間時任康定艦長陳道輝(右)與西寧艦長、哥哥陳道興(左)接受媒體訪問。(資料照)

2020/04/24 05:30

記者蘇永耀/特稿

敦睦艦隊群聚染疫事件,讓年度最重要的海軍出航任務,埋沒在疫情檢討,官兵這段時間的努力與付出,隨著社會對疫情擴散的恐慌情緒下,同樣被掩蓋。「防疫視同作戰」,如果敦睦艦隊支隊長在航行過程,做出不同決斷,結局或許不一樣。

過去軍方發生如雄三飛彈誤射、黑鷹直升機失事等事件,國防部都能較快進行危機處理,這次則完全不同。

艦隊雖已返航,但確診案例還在增加,有無擴散至社區也令民眾擔憂。更糟的是,調查過程的許多重要文件,都還留在持續消毒的磐石艦上,加上官兵尚處於隔離期,無法完整取得證詞。在有限的資料基礎下,國防部面對社會壓力急於說明,常因前後資訊對不上,屢被「抓包」,讓有心人士更容易見縫插針。

這次國防部決定敦睦艦隊出航,從行前、途中,其實都有考量疫情的變化。包括原先計畫靠泊新加坡並穿越麻六甲海峽的計畫,也因星國疫情升高而放棄,帛琉停留期間,活動內容都有限縮。所剩下的,則有賴於艦隊支隊長臨場指揮與判斷的領導力。

支隊長陳道輝少將前天透過電話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的陳詞,看出他承受極大的精神煎熬,其呵護官兵的心情,也毋庸置疑。唯理應是全艦隊掌握最充分資訊的領導者,當外部疫情不斷攀高,並發現艦上已有多名發燒病例,又是基於什麼因素,全然信賴醫官所謂單純感冒的診斷,而乏於「料敵從寬」的應變措施。艦隊的出航演訓,考驗對象既是全體官兵,也包括艦長的決斷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