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BBC》專題報導台灣「性小眾」政治人物 黃捷、苗博雅曝秘辛!

BBC本週二刊出台灣LGBTQ政治人物專題報導,訪問黃捷、苗博雅等人。(圖擷取自BBC網站)

BBC本週二刊出台灣LGBTQ政治人物專題報導,訪問黃捷、苗博雅等人。(圖擷取自BBC網站)

2024/06/25 21:17

劉晉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政壇上也開始出現多元性別政治人物。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25日)在首頁特別刊出台灣LGBTQ政治人物代表,民進黨立委黃捷、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的專訪,並讚台灣是亞洲保障同志權益最進步的地方。

BBC今天在首頁刊登有關台灣政壇「性小眾」政治人物的專題報導。BBC表示,台灣曾經在同志議題存在嚴重分歧,但隨著歧視慢慢被打破,越來越多人接受、支持非二元性別,也開始有LGBTQ人士投身政治,為性小眾爭取更多權益。

BBC介紹,現年31歲的黃捷是台灣首位公開出櫃的立委,她與苗博雅是今年台灣1月大選最知名的2位性小眾政治人物。BBC還提到黃捷過去擔任高雄市議員時,質詢時任高雄市長韓國瑜翻白眼而爆紅的事情。

黃捷向BBC表示,身為性小眾走入國會,她認為這是台灣的新里程碑,「我覺得滿感謝的,台灣人願意走到這一步。當然,作為第一個擁有這種身分的立委,我也被賦予推動性別權益的責任,必須要更加讓大家看到我的努力。」

不過黃捷也說,當他們被貼上性小眾的標籤時,代表這個社會或多或少還是覺得同志是例外的、是特別的,台灣還是一個對性小眾不夠友善的社會環境,即便大家都覺得同志很開放了,但事實上還是有很多人不太敢對外承認自己的性傾向。

黃捷坦言,她原先也不想公開自己的性傾向,但她因為「對決」韓國瑜被其支持者攻擊,還有媒體揭露她的感情私生活,讓她不得不出面澄清自己是個雙性戀,「我是被媒體強迫出櫃,我的父母看到媒體報導後才知道這件事。如果可以選擇,我不會想去對外公開這件事。我雖然不避諱去談我的性傾向,但我不認為我有義務去交代這件事。」

另外,苗博雅也告訴BBC,她剛踏入政壇時,黨內高層曾建議她「淡化同志身分」,要求她去留長髮,在競選活動中使用很多粉紅色元素的文宣,但她都拒絕了。苗博雅感慨,過去不乏有對手拿她的外型打扮來攻擊,以性小眾身分參選,一大挑戰就是說服選民,不要只從性傾向這件事去認識你這個人,要想讓大家不注意這個標籤確實有難度。

黃捷和苗博雅都希望,未來台灣選民在投票時,不會將性別或是戀愛取向作為考量因素,性小眾和大家沒有什麼不一樣,一樣可以在公共領域,通過努力表現去獲得大家的認同,希望台灣能真正成為一個不讓性小眾覺得會處處碰壁的社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