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第3任期晉升9上將 國防學者:用人考量政治因素優先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路透資料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共「二十大」以來,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已晉升共軍9名上將,次數與週期是1988年軍銜制度恢復以來最為頻繁。陸委會委託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學者研究分析,報告直指習近平第三任期拔擢共軍上將的標準,盡顯政治因素優先於專業能力的用人考量。
據觀察報告,共軍上將任命是衡量中共政權與黨軍關係的重要指標,惟中共高層將領貪腐醜聞頻傳,重挫軍隊形象和習近平的用人判斷,有制度性缺陷和軍隊人事不公的疑慮。
報告提到,習近平目前在軍中的地位與領導權威依然穩固,惟當晉升上將人員不再遵循「擔任正戰區級滿2年,同時晉升中將軍銜滿4年」條件,共軍人事制度的運作愈益不透明,欠缺免受政治干預的防弊監督機制,難保軍隊不會重蹈覆轍,腐敗問題仍是影響共軍整體戰力、內部穩定的最大變數。
根據分析,習近平分別於2023年1月、6月、7月、12月,以及今年3月晉升9名上將。習在第三任期中,晉升上將的時間點、週期變得不規則,軍中高層人事安排實為罕見。
檢視晉升的9名上將身分背景,以陸軍最多,海軍、火箭軍次之,年齡普遍為60至62歲。較特別的是,火箭軍高層大洗牌,海軍出身的王厚斌升任上將,擔任火箭軍司令員;南部戰區副政委徐西盛升上將,接火箭軍政治委員職務;王仁華晉升海軍上將續任政法委書記皆打破往例。
報告分析,王厚斌、徐西盛分別來自海、空軍,從未在火箭軍服役,習近平以跨軍種方式任命兩名火箭軍雙主官,反映出對火箭軍內部現狀的焦慮與不滿,以及試圖引入火箭軍系統以外的共軍高層力量來整頓。
不過,來自不同軍種的司令員、政委在制定決策時,可能因缺乏共同的火箭軍經歷而發生摩擦,影響指揮效能。其次,跨軍種任命的結果,也可能導致火箭軍內部既得利益團體對軍令的質疑與反對。
報告強調,在封閉的黨國體制下,中共確保軍隊高度集中統一是首要任務,上將拔擢的標準也盡顯政治因素優先於專業能力的用人考量。然而,在欠缺有效的防弊機制下,即使是習近平親自提拔的將領,仍然難以根絕腐敗劣行,反映出共軍反腐工作永遠只能「在路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