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林濁水稱監院調查報告成作文 葉大華:含冤陳情人情何以堪?

針對前立委林濁水近日在臉書發文嘲諷,監院轉型為學術機構,成為寫作文的場所,監委葉大華今(10)日受訪時表示,用如此訕笑的方式評論監委所提調查報告,傷害的是有冤情的辛苦陳情人。(資料照)

針對前立委林濁水近日在臉書發文嘲諷,監院轉型為學術機構,成為寫作文的場所,監委葉大華今(10)日受訪時表示,用如此訕笑的方式評論監委所提調查報告,傷害的是有冤情的辛苦陳情人。(資料照)

2024/06/10 17:37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前立委林濁水近日僅憑媒體報導即逕行指稱,監委葉大華、浦忠成被監察院當成標竿,並嘲諷監院轉型為學術機構,成為寫作文的場所。對此,葉大華今(10)日受訪時表示,監察院並未公開表彰過誰是「標竿監委」,林濁水僅參考媒體報導未經查證便自行揣測,用如此訕笑的方式評論監委所提調查報告,傷害的其實是有冤情的辛苦陳情人。

林濁水8日在臉書發文稱,誰說時代變了監察院沒有好好的轉型,已經轉型成為很好的,很適合做專心研究,寫作文,甚至讓社運人士都專心轉型成為學者或是文青作家的場所了。他質疑,葉大華、浦忠成被監察院當標竿監察委員,提出多份調查報告,不免令人好奇這些報告延伸出多少糾正案、彈劾案?糾正了以後行政部門買帳乖乖改善的有多少,還是單純只是一篇篇水準不錯的論文?

對此,葉大華澄清,監察院從未對外表彰過誰是「標竿監委」,因每位委員都是依監察法獨立行使職權而提出調查報告,且每篇調查報告也並非只有單一委員負責調查,林濁水先生作為資深的政治評論人,在未善盡查證下便參考媒體報導驟下此臆測式的評論,實令人感到不解。

葉大華說明,監察院內每個委員在提出糾正、彈劾前,都需依「監察法」所賦予的職權提出調查報告,故監委提出調查報告是其天職,否則無法依調查事實進行糾正、糾舉或彈劾。且調查報告提出後,後續還需要繼續追蹤到改善為止,若外界對於提出的調查報告到底做了哪些實質改善有疑義,皆可向監察院調取相關資訊。

另針對林濁水拿其過去在公民社會的背景經驗,質疑其調查報告恐淪為學術論文或文青創作,葉大華表示,她拒絕接受此種不清楚監察委員調查職權作為下,任何斷章取義式的評論,甚至提出訕笑式的質疑,「我個人聲譽事小,但這種說法會讓許多赴監院陳情的民眾情何以堪?」

葉大華強調,不少陳情人已經走投無路,就等著監察院的調查報告還原真相、為他們平反,實不該以訕笑方式來凸顯質疑監察院的調查作為。且監察院每年需受理人民陳情案件高達1萬5000多件,真正能夠立案調查的,通常都是體制下極其弱勢的受害人。以她今年度提出的調查報告為例,彰化潭墘國小被廢校的小學一年級學生、南投版熔爐案遭校長狼師侵害的女學生們,難道其所提的調查報告皆為學術論文或文青創作?

葉大華重申,若大眾對監察院或個別委員所提調查報告延伸出多少糾正案、彈劾案,又促成行政部門如何改進,隨時都可上監察院網站查詢或洽詢監察院,皆可受各界公評。但用這種訕笑、臆測的方式對監察院職權進行指指點點,將間接傷害有冤情的辛苦陳情人,也對廢考監的討論毫無助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